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聊斋志异》近五百篇作品,其丰富的内容是通过特有的艺术形式得以表现的。《聊斋志异》的艺术美主要表现在:虚幻境地与真实世界的对比统一美,变幻多姿与引人入胜的情节美,奇特想象的瑰异境界美。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目标管理的涵义渊源上来阐述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韩愈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一位巨匠,他在推动唐代的文学革新运动“古文”运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特别是他对古文的一些理论的阐述,完善和发展了古文运动的理论体系,成为推动古文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古文运动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奠定了他在文坛领袖地位。  相似文献   
4.
尼采从审美听众和艺术家两个方面分析了悲剧的效果,明确提出了他的反传统理论。他立足于自己的美学思想体系,站在审美的角度来理解悲剧效果,肯定了音乐与激情在悲剧审美效果中的作用,强调造成悲剧效果的音乐情感。悲剧借助音乐的力量冲破个体化世界对人的想象力设置的种种界限和阻碍,艺术家和审美听众都获得了艺术创造的最充分自由,为自己拥有了进行独一无二的创造的能力而深感崇高。  相似文献   
5.
“隐”,概括了文学作品思想情感的美学特征;“秀”,概括了句子的美学特征。“隐”与“秀”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生命整体。  相似文献   
6.
艺术“意境”是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中的一个核心范畴,与西方传统艺术理论中的典型范畴相比,它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从创作美学的角度考察,意境重在主体内在体验的呈现,典型重在客体外部特征的描绘。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考察,意境重在审美领悟,典型重在审美观照。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考风建设视为一个系统的有机体,围绕考前、考后、考中等几个方面涉及的问题提出若干整改建议,以达到加强考风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