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素质,提高农民的素质必须依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要跳出农村的局限,拓展视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城乡产业调整升级联动、城乡市场统一协调、城乡文化交流融合,才能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坚实持久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统筹城乡发展是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户籍制度改革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重庆市作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0年6月启动全面户籍制度改革。本调查报告通过对转户农民工群体的实地走访调查,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重庆此次户改的经验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农保”缘起于2002年,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根本出路,更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需要,但该制度在建立过程中存在资金相对缺乏、制度衔接困难、法律法规不完善、基金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实施法律保障,优化制度设计、解决制度碎片化问题,加强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夯实物质基础,改进管理方式、提升养老金增值水平。  相似文献   
4.
向建  欧书阳 《商场现代化》2010,(22):180-181
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但也是一直未解决的老问题,重庆北碚作为国家新型养老保险的试点单位,理应承担排头兵的作用。本文深入重庆市北碚区实地,通过访谈初步了解了这些地区农村新型养老保险政策的执行现状,并发现了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对策。  相似文献   
5.
向建  都沙  欧书阳 《商场现代化》2010,(24):160-161
本文针对重庆市女性的职业认知现状,从女性优势职业认知,女性职业自我认知和市民对于女性职业的认知三个角度进行了问卷调研和访谈,得出了重庆女性职业认知趋向合理、现实,但是相对保守的结论,提出了加强职业认知的积极引导和社会的合理评价;提升基本职业素质;加快重庆经济社会建设,触发有效的职业认知和行为来提升重庆女性的职业认知。  相似文献   
6.
7.
诚信问题是一个永恒的研究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市场化转型过程中企业不诚信问题愈演愈烈,企业诚信问题己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从加强企业内部诚信制度建设、强化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法规约束机制建设以及发挥政府在诚信体系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几个方面对我国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重庆与成都城市竞争力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欧书阳 《城市问题》2003,(6):22-26,7
重庆与成都两个城市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又同是西部两个重要的中心城市 ,两个城市在客观上和事实上都存在着竞争关系。但构成两个城市的竞争力的因素却有巨大的差别。比较两个城市各自具有的城市竞争力优势可知 ,两个城市其实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两个城市在竞争中打破地域界限 ,加强城市间的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建设 ,可以极大地促进巴蜀大地经济发展乃至带动整个西部经济的繁荣  相似文献   
9.
城市郊区是都市与农村接壤的区域,城郊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城郊贫困地区,虽然地处都市郊区,但属于都市郊区较偏远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相对比较落后。本文结合重庆市北碚区金刀峡镇,对城郊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及对策思路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吴江  欧书阳 《农村经济》2006,(12):90-9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政府为了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所提出的最新战略决策。无论是客观需要还是着眼于现实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要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而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主要是保证新农村建设持续进行的正确导向、加速新农村建设进程的资金支撑、制定新农村建设蓝图的设计规划、提供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组织保障的作用。因此,本文认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正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就必须处理好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的关系、不同层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关系、政府资金投入与社会参与的关系、前瞻性和现实性的关系、“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等。只有处理好这些关系,政府才能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在群策群力基础上发挥主导作用,积极稳妥地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