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3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7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品牌运行的立体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秀英 《财贸研究》2003,14(1):91-96
按照国际品牌的运行要求,对企业品牌提出了约束条件。品牌运行的立体化内涵是技术水平、产品品质和服务能力,这是品牌运行的企业要素;品牌运行的立体化核心是品牌的价值链、信誉度、亲和力,这是品牌运行的市场要素;品牌运行的立体化方法是行为速率、渠道展示、环境支持,这是品牌运行的管理要素。由此形成企业品牌国际市场运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论企业品牌要素的多元组合与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品牌的运行要素包含有品牌基础要素、品牌核心要素、品牌延伸要素、品牌传播要素和品牌个性要素等。这些要素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品牌要素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要素偏离了前期的预定轨道,都会导致品牌问题的出现,进而使品牌运营失败。品牌多要素的不同排序与组合,是导致品牌多样性状态和不同结果出现的深层次原因,企业只有把握品牌要素的生命价值与运行机制,才能保证品牌运行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农民和农村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之一。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着重从盘活农村土地角度讨论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增收问题。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加入WTO,必然使中国企业面临着世界经济的挑战,从而要求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CIS战略自身的化性、活动性、可识别性,决定了它必然要为企业组织塑造形象所利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建立企业独特的风格,使企业CIS导入成为必然;加入WTO,与国际市场接轨,要求企业必须要进行CIS的基本运作。  相似文献   
5.
绿色消费与生态消费的规则界定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色消费与生态消费是人类共同追求的消费模式。绿色消费的基本功效是健康、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生态消费相对于绿色消费而言它更具有适度性、全面性与协调性等特征。二者之间的关系为:绿色消费应寓于生态消费之中,并成为生态消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消费与生态消费发挥的功效均为一种正向溢出效应,而违背绿色消费与生态消费所形成的是一种负向溢出效应。因此,抑制违背绿色消费与生态消费的行为,必须从规范生活领域的消费与生产领域的消费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全面治理。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经济特征,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就是经济全球化.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加入WTO使中国企业为经济全球格局的到来而准备,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信息的全球化和市场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以知识经济、科技发展为导向,以经济运作为核心,以信息网络为手段,以全球市场为目标,进而拉动新经济时代的形成与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面对更复杂的目标市场与经济运作环境,中国企业必须要认真思考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1年7月16日,应哈尔滨大众公司邀请,上海大众交通集团董事长周秀华一行7人来哈市,在报业大厦二楼多功能厅为天鹅集团所有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专题讲座,近200个座位座无虚席,在哈尔滨市企业界引起轰动。会后,黑龙江省作协党组书记、企业文  相似文献   
8.
公共关系——这个新鲜而又令人十分感兴趣的名词顺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悄然而入,又随着我国改革的步伐由南至北迅速地传播。仅仅几年的时间,它就在中国的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地发育成长起来了。作为商品经济发展产物的公共关系,在国外早已有之,但在我国如仍然是一株刚刚破土的幼苗,人们对其的认识,在许多时候是模糊的、肤浅的,有时甚至是曲解的,因此,有必要在这里漫话漫话。一、公共关系的产生公共关系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在封建社会末期由于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农民和农村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之一.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着重从盘活农村土地角度讨论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增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