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传统的贸易史学认为,19世纪中叶以后,日本及亚洲各国或地区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发达,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始终处于一种从属性的地位。但日本经济史学家杉原薰通过把亚洲作为一个整体对象进行研究,提出了在学术界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亚洲间贸易"论,指出在亚洲内部存在着独自的贸易结构,这一结构以"棉业基轴体制"为核心内容、由商人主导并通过亚洲型商品链的形成而展开。因此,这是一个从欧美获得了相对自主性、显示了其自身发展逻辑的区域内贸易。本文的目的是对"亚洲间贸易"论的理论内涵进行述评,并探讨该理论对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贸易史学认为,19世纪中叶以后,日本及亚洲各国或地区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发达,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始终处于一种从属性的地位。但日本经济史学家杉原薰通过把亚洲作为一个整体对象进行研究,提出了在学术界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亚洲间贸易”论,指出在亚洲内部存在着独自的贸易结构,这一结构以“棉业基轴体制”为核心内容、由商人主导并通过亚洲型商品链的形成而展开。因此,这是一个从欧美获得了相对自主性、显示了其自身发展逻辑的区域内贸易。本文的目的是对“亚洲间贸易”论的理论内涵进行述评,并探讨该理论对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近代中国始终无法摆脱其“半殖民地”性格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一直无法顺利恢复于19世纪后半期不幸丧失的关税自主权。这是一个巨大的危机,不仅牵涉到中国作为近代国家能否真正自立的政治问题,而且涉及到国内近代产业能否在关税保护之下形成与发展的实际经济问题。这一危机要求中国必须尽快恢复关税自主权。事实上,从清朝末期直至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终于实现关税自主为止,历届政府一直做着不懈的努力,特别是1927年以后的国民政府,甚至将恢复关税自主权视为“革命外交”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