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3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地区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地区比较优势理论及其测度指标,量化把握了近年来我国31个省市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地区比较优势格局及其动态。研究发现,我国各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比较优势已经发生了较大程度“分化”,目前,福建、山东、河南、湖北、广西和四川6省是农产品加工业的优势地区。最后,本文从产业的区域政策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也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经济高速增长拉动居民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增强了居民对饮食健康的关注度。但农产品流通领域的企业间纵向协作机制不健全导致了农产品产销衔接不畅问题,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持续进步。研究阐述了农产品企业渠道纵向协作能力的价值;从农产品营销渠道系统控制权、渠道结构及渠道行为等角度揭示制约农产品区域营销渠道纵向协作能力提升的主要障碍;给出强化农产品企业营销渠道系统控制权,优化渠道结构及规范渠道行为等建构农产品企业营销渠道纵向协作机制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农村公共事业发展,采用1990-2004年我国25个省份面板数据,分地区对影响我国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存在显著地区差异;农村道路、通讯、水利等公共事业发展,农户耕地规模,农户投资能力等对农户的农业生产性投资有显著影响;分析期间,农村道路、水利事业的发展对东部地区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存在显著影响,农村水利、通讯事业的发展对中部地区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存在显著影响,农村通讯事业的发展对西部地区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化解“三农”问题逐渐成为建设我国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性任务。2005年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如何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大好宏观环境下,通过公共投资和配套政策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是摆在宏观决策者面前的现实经济难题。在学术界,针对我国农村公共投资的研究项目正在大量出现,然而,过去相关成果多是基于供给视角来研究农村公共投资。本文在把握江苏农村公共投资现状的基础上,通过个案调查对农民公共物品需求进行考察分析,以求给各级政府调整农村公共投资政策提供相关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农业综合开发要求财政资金投向要坚持基础性、示范性、引导性,在能够带动农民增收前提下,国营、集体、外资、股份制企业在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政策扶持上都一视同仁,同等待遇(王征,2001)。江苏省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要求积极吸引和引导社会"三资"(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投入,以支持和推动丘陵山区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要任务。本项调研,试图通过对江苏溧阳的典型调查,弄清近年来社会"三资"投资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对于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6.
食品行业要素集聚与比较优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传统行业,目前我国的食品行业存在产业集聚与区域集中的特征。研究发现,比较优势对食品行业的要素集聚具有显著作用,关联产业、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数量及规模等因素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防范返贫和缓解相对贫困,细分人力资本维度并基于贫困的多重视角,总结我国提升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对促进非农就业、农户减贫的成功经验。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四期面板数据,结果表明:更高水平的劳动力人力资本有利于促进农户消除绝对贫困、缓解相对贫困和降低贫困脆弱性,且教育的边际作用大于健康;劳动力非农就业在人力资本促进农户减贫过程中具有中介效应,且在教育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方面作用相对更大;不过,家庭抚养负担反向调节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中介效应。上述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未来防范农村返贫致贫及治理相对贫困值得延续以往的有益经验及道路,大力提升劳动力人力资本和促进劳动力非农就业,特别是坚持发展教育扶贫,通过扶智赋能来持续解决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