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7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王行靳 《黑河学刊》2013,(3):101-101,103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政党姿态,在经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地位变化过程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并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逐步得到阐释和丰富。  相似文献   
2.
3.
生态文明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扬弃需要企业树立生态伦理意识。企业和环境的密切关系要求企业主动承担生态伦理责任,观念、技术和制度是企业生态伦理建设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王行靳 《理论观察》2012,(5):145-146
"三贴近"原则为提高高职思政实践课规律认识、保证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思政实践教育的转换提供了基本原则。丰富实践内容、拓展实践形式和转换实践主体是"三贴近"原则在高职思政实践课的现实构建。认识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确立高职思政实践课的课程本性回归、激活实践参与和创造长效机制,保证高职思政实践课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行靳 《改革与战略》2008,24(12):26-28
知识失业的破坏性需要引起社会的重视。知识失业的形成是经济结构、劳动力市场结构以及传统体制性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治理知识失业需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为知识劳动力就业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6.
职业胜任力是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财经类院校人才的职业胜任力由核心胜任力、职场胜任力和拓展胜任力构成,将职业胜任力嵌入教学体系,重组教学模块,嵌入教师发展,再造知识结构,嵌入制度发展,重塑教育理念是职业胜任力培养的基本机制。  相似文献   
7.
8.
循环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循环农业能够充分体现资源、社会以及生态之间的良性互动,强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发展循环农业必须从组织形态、制度规范和风险保障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9.
企业文化的发展面临着文化惯性与发展的双重考验,因此企业文化的重建需要采用破坏性创新以规避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陷阱,提升企业在动态竞争环境中的反应能力.文章指出,建立企业创新型和学习型文化,建立企业柔性管理制度,实施组织形态变革可以提升企业文化破坏性创新在动态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精神关怀在应试教育体系中存在主体、客体和内容的缺失。随着中国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学生的精神关怀转变为包括学习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的现实关怀以及对生命意识和健康心理为主要内容的终极关怀的关怀精神。要实现关怀的转型,必须实行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