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贸易经济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1.
知识产权制度是为了鼓励创新而设计的一种激励机制,在知识产权的制度设计中,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及利益平衡两大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谢可训 《商业时代》2007,3(8):92-93
知识财产的权利界限不易界定,法律为知识产权设定了不同保护方式。在市场条件下,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也就具有了不同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谢可训(上海商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博士后):干预还是不干预?这是个问题。自上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以来,就国家应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何种作用这一问题,西方的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两种政治思潮给出了不同答案。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主张自由竞争、反对国家干预的新保守主义思潮已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了主导  相似文献   
4.
本案原告的两项诉请依据的是两项权利主张,一是主张在第36类的(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专用权,二是主张在第9类、第41类上的“彭博资讯”注册商标专用权。分析该两项权利的存在与否或存在状况,厘清商标保护的合理边界,便成为裁断是非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合法的垄断,旨在促进创新或思想市场上的竞争。反垄断法则旨在推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服务于促进创新和竞争的共同目的,有着配合与协调的一面,但二者又存在着紧张和冲突的一面。强的知识产权保护应与强的反垄断措施相配合,知识产权法和反垄断法之间应建立起一种强有力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6.
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为其提供保护的必要性无庸置疑,而对其保护却存在着不同的路径选择。市场化的机制较之非市场化的机制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两者相互补充,不能以前者否定和取消后者。由于知识产品具有抽象的有用性、人为的稀缺性、可予界定性等财产方面的特征,满足了主体对客体的可控度的要求,从而使知识的产权化得以实现。要正确认识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兼顾私权和公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点评人]谢可训(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上海政法学院副教授):<金融危机语境下反思行政指导的地位及其改进>(作者:孟卧杰)这篇文章,将我们讨论多年的一个行政改革的老话题引进到了一个新的语境中,引起人们思考的新向度.  相似文献   
8.
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当性与适当性是知识产权制度的合理性依据.知识产权制度的正当性在于它在不损害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为创新者提供激励,而适当性则要求该制度能够维系知识生产本身的可持续增长以及全球科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谢可训(上海商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复旦大学经济法学博士后):本案涉及典型的利益冲突和衡量问题。在面对来自债权人提起的巨额诉讼之时如何应对,公司内部产生了分歧。控股的大股东认为抗辩无据,而小股东则主张积极应诉。在大小股东及其各自委派的董事立场不一时,谁有权代表公司说话此时纠纷诉诸法院,法院又当如何取舍  相似文献   
10.
本案原告的两项诉请依据的是两项权利主张,一是主张在第36类的(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专用权,二是主张在第9类、第41类上的“彭博资讯”注册商标专用权。分析该两项权利的存在与否或存在状况,厘清商标保护的合理边界,便成为裁断是非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