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现代社会,独白型话语在思想艺术、意识形态和官僚组织中占有强烈的统治空间,从而整个现代社会都弥漫着“一个意识,一个观点”的斗争与排斥状态。巴赫金分析了独白型话语的统治境况及其特征,批判了现代社会的独白状态,试图建构对话理论来解决社会困境。他用参与性思维概念和应分概念来规范对话主体;前者促进对话者内在价值规范和行为的融合,促使对话主体以内在行动实现社会责任,解决了现代社会行为动机和行为产品间的鸿沟所导致的危机。后者将对话主体建构为具有唯一性、不可替代性、唯一的不可不为性的责任承担者,规范了对话主体的行为心态模式,从理论上提出了解决现代人的责任危机,为对话理论的建构打下了概念和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2.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