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7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江苏省内350名服务业员工的情绪智力、外向性与情绪劳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情绪智力可以有效预测服务业员工的情绪劳动策略,外向性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他人情绪评估和情绪利用可以正向预测表层扮演;自我情绪评估、自我情绪调节、他人情绪评估和情绪利用均可正向预测深层扮演;他人情绪评估和情绪利用可以显著预测自主调节;外向性可以负向预测表层扮演,可以正向预测自主调节,但与深层扮演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社会学家提出情绪劳动的概念,目的是揭示人类互动中的情感成分.组织行为研究者基于心理学和管理学的视角,对情绪劳动的结构进行了探讨,并制订了相应的测量工具.研究表明,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变量、情境变量和组织变量,情绪劳动通常与个体的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BEI)对18名服务业从业人员进行了访谈,通过绩效优秀组与绩效一般组的情绪劳动绩效比较研究,构建了服务人员情绪劳动胜任力模型.研究发现:情绪智力、乐观、热情、移情、自信、自控、尽责、开放、宜人、韧性、表达能力等共12项胜任力构成了服务人员情绪劳动胜任力模型.  相似文献   
4.
邓子鹃 《商场现代化》2007,(11Z):315-316
一、心理契约 心理契约是组织和员工之间隐含的、未公开表明的、相互期望的总和。心理契约不仅具有期望的性质,而且包含“对义务的承诺与互惠”。组织对雇员心理契约的履行或违背是影响雇员对组织承诺和工作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影响着员工的离职率和缺勤率。当新员工进入组织,对组织的期望与实际情况的差距越大,离职的可能性越大。李原基于中国本土文化背景的需要,强调人际交往与人际环境对中国员工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由于技术变革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组织生存和发展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更加严峻。为了应对这种挑战.一些组织逐步采用更具柔性和应变力的管理手段.如采用多元化雇佣模式代替传统的雇佣模式。如何使组织中的雇员获得无边界职业生涯的成功.便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研究人的内隐、外显的行为特征,包括行为的原因、表现方式及其规律,即心理学通过揭示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如感知、注意、学习、言语、思维、情感、动机、兴趣、欲望等规律,达到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的目的。人力资源管理则是针对组织中的成员的管理,即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人的各种工作行为,实现人事匹配、人尽其才,最终实现组织目标。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组织成员)是心理学研究对象(人或动物)的一部分,心理学研究的规律可以部分的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  相似文献   
7.
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员工知识分享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分享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环节。知识分享行为不仅受到员工自身因素的影响,更受到组织因素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通过组织文化、工作设计、员工选拔、绩效考核和薪酬系统等提供知识分享平台.员工在知识分享过程中获得收益和自我成长,由此促进组织内部知识分享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21世纪以来国内消费者网购信任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价,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者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网购信任,但是不同研究者对网购信任的操作化定义不同导致研究工具各异;网购信任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因素、网站和卖家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三个方面,不同研究者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9.
真诚领导是指一种把领导者的积极心理能力与高度发展的组织情境结合起来发挥作用的过程.真诚领导也是一种自我状态的肯定,蕴含着深厚的伦理学、经济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学基础,强调自我发展、重视自信、积极情绪、信任等非认知性变量的作用,但是其概念和构成会受到不同国家文化的影响,不同文化之间所产生的差异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文章在梳理国内外真诚领导相关文献基础上,总结了真诚领导的内涵,介绍了真诚领导的测量,阐述了真诚领导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最后评述了真诚领导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真诚领导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激励,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讲,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说,则是指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管理者通过各种手段使被管理者在其职位上作出最大的贡献。高校教师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复旦大学秦绍德教授曾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