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8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6篇
农业经济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从国际经济的视角看,强调"包容性增长",体现了世界均衡发展、共同发展的内涵。从国内形势而言,包容性增长是广大社会公众更好地分享改革开放与发展成果的选择。为此,需要实现利益的均衡和机会的平等,协调政府、地方、部门、企业、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Engle和Granger(1987)提出的协整检验方法和Im、Pesaran和Shin(1997)的方法,从时间序列分析角度入手,研究目标是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全国和三大都市圈),从不同的时间尺度上揭示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化规律。探索改革开放以来三大都市圈区域经济不平衡程度的演化历程与变化趋势。主要结论:长三角和珠三角具有收敛趋势而环渤海都市圈内不存在收敛;三大都市圈之间不存在收敛趋势,在长期受两个共同冲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中国城市级数据,以十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它们的经济发展差异,并运用广义熵方法进行了总体差异的分解。研究发现:中国整体差异的扩大,很大程度上源于十大城市群间的不均衡发展,而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之间发展水平差异对全国整体差异的影响并不显著;十大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经济差异在逐步减小,但全国其他地区与十大城市群之间的经济差异在不断扩大;城市群间和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差异都受到空间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合作途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中国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之一。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了京津冀一体化的现状和进程,指出京津冀都市圈处在加速向全面一体化演变的关键阶段,在此基础上,探讨京津冀合作的思路、途径与政策重点。  相似文献   
5.
就本地市场效应对出口贸易的解释力、本地市场效应的行业特征,贸易自由化对本地市场效应的影响三个方面,利用1996-2009年我国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对本地市场规模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国内市场规模对制造业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分行业类型的回归结果显示,本地市场效应发挥作用的强度在不同行业间存在明显差异。另外,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具有资本、技术密集型特征的行业呈现"放大"的本地市场效应。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和地方治理体系的一场考验,在促使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和补短板的同时,围绕疫情防控的公共服务竞争隐然显现.厘清那些将地方竞争导向经济增长而非公共服务的现实背景和制度性约束条件,通过新的制度安排引导公共服务成为地方政府新的竞争标尺,可为中国迈向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新动力,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地方政府改革的内在要求.文章首先通过一个两地区模型,说明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未与经济增长协同推进是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的自然结果,而在新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下,从经济增长竞争走向公共服务竞争成为可能.接着基于地方公共服务的典型事实,围绕当前中国生产力布局的重大调整,经验检验发现新时期人口、资本要素的充分流动依托于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载体的空间网络体系,公共服务已成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吸引发展要素的核心资源.公共服务的加强应借助地方政府的竞争激励,基于"两区制"空间杜宾模型的进一步估计结果发现改革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扩大地方政府信息公开、增强舆论监督和公众参与,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为推动建立"见贤思齐""力争上游"的竞争关系来提升整体公共服务水平,并为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现实可行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欧中贸易逆差问题凸显,贸易摩擦加剧。基于自由资本模型,文章从理论和实证视角分析了欧盟、东亚对华投资对中欧贸易的影响机制,重点讨论欧中贸易逆差是否是东亚对欧盟贸易顺差转移和欧盟对华FDI贸易替代的结果。分析表明,欧中贸易逆差中存在FDI引致的逆差转移和贸易替代效应,且欧盟对华投资的贸易替代效应比东亚对华投资的贸易顺差转移效应更明显。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合理利用外资、协调吸引外资与贸易关系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邓慧慧 《财经研究》2012,(3):115-123
文章结合新古典和新贸易理论研究范式,考察了国内需求对制成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中大部分产业的国内需求对出口有显著的正影响,但对于不同行业来说,出口的影响因素有很大差异,超过半数的产业内需对出口的影响已经超过劳动力禀赋的影响,并且贸易自由化会放大内需对出口的影响。我国未来出口将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要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政策措施以使扩大内需与稳定出口相辅相成,这样才能更大程度地获取贸易收益。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建立FDI对贸易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将FDI和区域贸易安排加入引力模型,并借助1986—2010年中国与主要投资国和贸易伙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FDI、经济总量、市场规模相似性、国家经济水平差异性是决定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距离的影响并不显著,相反,区域贸易安排与贸易之间有显著相关性。不同来源国的FDI对中国进出口贸易有不同影响。为此,为保持中国贸易的持续增长,不仅要培育本地市场规模,继续扩大开放,更重要的是提高贸易自由化水平和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模型方法,研究中国和周边国家(地区)FDI流入之间的相互关系。空间计量结果表明母国和东道国的GDP、开放度以及区域一体化规模的增加都会增加东道国FDI流入规模,东道国与投资国签订FTA也有利于本国吸引FDI。但周边国家的经济总量增加和开放度的提高会挤压本国FDI,周边国家通过FTA形成的区域一体化范围越大,对本国吸纳FDI的负面影响越大。东亚地区FDI存在空间正相关性,中国吸引外资并没有挤占周边其他国家和地区吸引外资的空间,而是促进了在该地区的互补性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