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贸易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在公司价值评估的应用中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介绍了实际应用中的几种不同的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并针对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难点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郭旭芬 《经济师》2002,(7):95-96
网络经济是一种网络型的经济 ,具有信息网络化和数据化 ,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化 ,资源虚拟化和无形化 ,决策知识化和创新的特征。网络经济的到来 ,对财务管理的环境、目标、内容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同时也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财务管理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本文从探讨新教学模式的角度,构建了财务管理课程的研究性教学体系,并以《财务管理》中的“资金时间价值”为课例,对财务管理课程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践进行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4.
剩余收益估价模型是以公司权益的账面价值和预期剩余收益的现值来估算股票内在价值的模型,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结合实例对价值投资中剩余收益估价模型的运用进行了分析与评述.  相似文献   
5.
从决策有用性的会计目标出发,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1年~2004年的数据,从投资者的角度对资产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藉以评价资产减值政策实施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资产减值信息具有增量的价值相关性,能够给投资者提供更多的决策有用性信息,因此有继续实施和进一步完善资产减值政策的必要。  相似文献   
6.
资产减值是近期我国会计改革的一个核心内容。资产减值政策实施的目的在于使企业更稳健地确认当期收益,更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但由于《企业会计制度》对各项减值准备的计提只作了原则上的规定,计提标准都由企业根据情况自行确定,企业可以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多提或少提减值准备,来操纵利润。本文拟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2001年到2004年的数据,检验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政策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并对其盈余管理的成因作出解释。一、研究假设(一)基于三大契约成本的会计政策选择假设。W atts和Zun-nerunab(1986)根据经…  相似文献   
7.
试论我国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的披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利预测在证券市场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目前我国盈利预测信息的可靠性较差,这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应建立健全盈利预测规范体系,发展和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制定和执行科学、配套的会计规范体系,制约和惩罚提供虚假盈利预测信息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一、长期资产减值政策实施的重要意义 (一)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会计目标的基本要求企业提供会计报表的目的主要有两种观点,即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认为,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反映受托者的受托责任及其履行情况;决策有用观认为,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和信贷者以及企业管理当局和政府等)提供对他们进行决策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剩余收益估价模型是以公司权益的账面价值和预期剩余收益的现值来估算股票内在价值的模型,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结合实例对价值投资中剩余收益估价模型的运用进行了分析与评述。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与股价涨幅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盈余信息和股价的变动关系可反映投资者关心投资决策的理性程度,因此,通过对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与股价涨幅相互关系的回归分析,有助于研究上市公司经营效率的好坏与其二级市场投资收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