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16篇
综合类   4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现状、过程及效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甘肃城镇体系的首位城市在整个城镇体系中占有绝对的垄断地位 ,城镇体系规模等级很不协调。本文通过对甘肃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现状的分析 ,提出了甘肃的城市发展的方针应该是 ,继续发展特大城市兰州市 ,以充分发挥整体效益。同时 ,重点改善 5~ 1 0万人口的小城市的产业发展环境和基础设施水平 ,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城市化。对中等城市 ,重点是扶持其从区域资源指向性产业向技术和知识创新支持性产业的结构转换 ,以提高综合经济效益。提高 5万人以下的小城市规模效率的主要措施应是增加投资和提高产出水平  相似文献   
2.
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部分走访等方式,对国庆村当前的环境状况进行了调研,收集了大量原始数据和图片资料,分析得出国庆村目前的主要环境问题为生活垃圾污染和生活废水污染两大方面,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和村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据此,文章提出了"两主一辅三加强"的环境综合整治模式,为国庆村环境综合整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甘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持产业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问题是影响甘肃省经济持续增长、保持发展活力的关键问题。本文结合甘肃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论述了如何选择实现甘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持产业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地区,按照最新的划分标准,它是指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九个省区和重庆市在内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土地辽阔、资源丰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省区,而且东西部差距的拉大呈现出加速的趋势。因此,为了促进中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为了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中国西部十省区经济  相似文献   
5.
黄河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对青藏高原及整个黄河流域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在对黄河源区土地生态分类的基础上,利用1991年、2005年两期TM遥感数据的对比和野外实地调查,采用景观生态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方法,从分布面积变化和类型转移趋向与幅度两个方面,分析黄河源区土地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变化与格局,结果表明:黄河源区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造成黄河源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自然因素即全球气候干旱化的趋势,加上鼠害猖獗、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因素局部加剧了环境恶化的进程.在此基础上,提出黄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对策,采取科学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以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采用空间分析技术和空间计量模型对2010—2017年兰州—西宁城市群工业污染集聚格局及其空间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工业污染集聚格局具有"中心高边缘低"和"北部高南部低"的空间分异特征,工业污染集聚高值区和低值区基本保持稳定,具有"路径依赖"特征。②工业污染集聚格局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工业污染集聚的热点区和次热点区主要集中在兰州市和西宁市所辖的工业核心县(区),冷点区和次冷点区主要集中在白银市、定西市、临夏州和海东市所辖的工业欠发达县(区)。③工业污染集聚存在空间溢出性,工业污染集聚与人口密度、经济水平、工业集聚、产业结构之间呈现正相关性,与技术水平之间呈现负相关性。④工业污染集聚不仅受本县(区)人口密度、经济水平、技术水平、工业集聚、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还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受其相邻县(区)工业污染集聚及其影响因素冲击。研究认为,城市群内各县(区)应加强工业项目协调发展,促进污染联防共治,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7.
选择中国西部的9省区和18个相关国家,基于两个不同的空间尺度(省区尺度和国家尺度)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空间关联网络,采用1997年、2002年、2007年、2012年4个时间断面的贸易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绘制可视化网络结构拓扑图,并对关联网络的拓扑学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省区尺度的贸易网络密度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而国家尺度的贸易网络密度则保持稳定增加;四川、重庆处于省区尺度贸易网络中心地位,陕西、宁夏、青海则处于边缘地位,新疆、甘肃逐渐向边缘移动,云南、广西则逐渐向中心移动;欧洲国家大都处于国家尺度贸易网络中心地位,而中亚五国处于边缘地位,中国的地位跃升趋势最为明显;省区尺度贸易网络内存在5个凝聚子群,国家尺度贸易网络内存在9个凝聚子群;省区尺度网络的贸易联系基本平衡,而国家尺度网络的贸易联系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应加强区域合作,以创新驱动发展,优化网络组团结构,充分发挥网络核心的辐射作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经济带”区域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哈肯模型的中国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演化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协同学理论,运用哈肯模型,建立了能源-经济-环境(energy-economy-environment,3E)系统的演化方程,并以中国的30个省份为样本,分别对我国3E系统在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两个阶段的演化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能源效率是3E系统演化的序参量,深刻影响着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的降低,是决定3E系统可持续发展与否的关键因素,在演化过程中能源效率的提高与污染物排放强度的降低之间还未形成协同效应,说明我国节能和减排还未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机制,节能减排工作中,除了关注经济效率指标外,更应关注环境效率指标,特别是能源消耗的环境效率指标。  相似文献   
9.
中国中铁八局自2003年底重组成立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生产经营管理中心,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员工队伍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在推进实施企业战略规划、深化企业改革、强化市场竞争、夺取产值目标等方面,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切实把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推进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稳定发展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黄国勇  陈兴鹏 《开发研究》2002,(3):63-64,F003
古代对甘肃的开发 ,一方面 ,巩固了边防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扩大了古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 ;另一方面 ,开发带有盲目性 ,破坏了甘肃的生态环境。通过分析古代对甘肃开发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可得出重要启示 :当今开发甘肃应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保护生态环境 ,走可持续发展的开发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