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在对广东中山、东莞,浙江温州、青田,福建福州、长乐等国内重点侨乡展开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侨乡资本流动的模式及特征,并针对新时期侨乡资本跨国流动的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引导侨乡资本流动的若干建议,旨在为华侨与侨乡的跨国互动、资本流动及运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中国企业应诉美国苹果反倾案的案件分析,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剖析了对反倾销案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浅谈美国人的商务谈判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了解美国人谈判风格的迫切性。自建交以来,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获得了飞速发展,中美贸易额从1979年的24..5亿美元猛增到2001年的805亿美元,23年间增加了32倍。目前,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则成了美国第四位贸易伙伴。截至2001年底,美国对华直接投资项目累计超过3.3万个,合同美资678亿美元,美方实际投人350亿美元,除了中国香港和台湾以外,美国对华投资居各国之首。中美经贸关系越来越密切,中美之间的商务谈判自然也就越来越频繁。中国人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在中美商务谈判中取得成功,就必须了解谈判对手,了解其谈判风格,并制定相应的谈判策略。  相似文献   
5.
东盟地区论坛被称为“世界上所有大国都参加的一个地区性安全框架”,在冷战后亚太地区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按照霸权稳定论的说法,霸主国为了维持其领导权威,有必要创建多边机构,向跟随者提供自由贸易、稳定的国际货币和国际安全3类公共商品,并承担其全部成本。但作为霸权国的美国对东盟地区论坛的政策却经历了一个从反对到支持的变化过程。对此,现实主义者、新自由制度主义者和建构主义者都进行了各自的解释。作者分析了3种范式的优缺点,并认为权力、机制与认同是美国对亚太多边安全机制政策演变的3个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