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8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晓青 《青海金融》2006,(B10):28-29
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的确立,使身处西部内陆的青海省看到了经济腾飞的曙光。格尔木既是通往西藏的旱码头,更是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开发的主战场。为此笔者对依托柴达木盆地资源,大力发展盐化工业的企业进行了重点调查。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区域经济金融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数据库定位问题 我们在着手进行区域经济金融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建立的过程中,经过大量的调研,结合大区分行工作实际,将区域经济金融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数据库定位为:区域经济金融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数据库是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及实施宏观金融调控的重要支持系统;是中央银行获取经济金融信息的基本渠道;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我们要通过制度创新,切实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相似文献   
4.
河南新型城镇化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河南省城镇化的科学发展,必须摈弃旧的发展思路和模式,创新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知识城市是当今世界有关城市发展的一种最新理念,其宗旨在于发挥利用现有城市的优势,以知识为发展基础,加速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型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最终达到实现城市的科学及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参与全球循环的核心竞争力的目标。本文在解析知识城市的内涵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固有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挖掘和探讨,研究如何在全球知识城市背景下,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空间网络的重组、产业结构的优化、社会结构的变革,实现城市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当前纺织类高职人才与企业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对于高职纺织类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改进,“三明治式学工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以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为例,对于实行“1.5+0.5+0.5+0.5”的人才培养问题予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中国的普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上网的重要性,通过网站宣传产品和企业信息,扩大贸易渠道,增强竞争力。对于国际大型企业来讲,国际互联网的作用尤为明显。因为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网络普及率很高,国际大型企业已经把通过互联网做生意,作为一种必要的手段。对于希望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国际知名度的中国企业来讲,如何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达到促进和扩大企业知名度的目的,是值得十分关注的课题。 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的网站仅停留在宣传企业形象、企业领导人等信息的静态页面发布方式,而且信息更新不及时…  相似文献   
8.
陈晓青 《中国市场》2005,(12):52-53
改革开放20年来的发展,中国积累起了数量可观的民间资本,目前我国民间金融资本存量高达12万亿元,2003年居民储蓄已达11万亿元.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经济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民间投资的拉动.民间投资是我国各类投资中最有潜力、最有活力和效率的投资主体.  相似文献   
9.
第二汽车制造厂是国家重点大型企业之一。汽车生产的日新月异和激烈竞争决定了它对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增长的需求。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推陈出新,二汽科研项目达成百上千之多,投资科技经费近千万元,并逐年上升。显然,如果沿用过去人工的、随机的管理方法,势必出现科研项目管理混乱,投资效益低,造成资金、人力、物力的浪费。本系统就是据根二汽科研与经费管理的迫切需要而研制开发的。它合理改善了信息处理的组织方式和技术手段,使管理部门能进行现代化、高效率的综合信息管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投资的有效性,从而大大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决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银行格尔木市支行于1988年年底开始筹备组建,到1989年5月11日正式挂牌恢复成立,至今整整20年。20年间,支行在上级行党委、支行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在柴达木精神的感召鼓舞下,以履行基层央行职责为己任,认真贯彻执行货币政策,以服务地方经济和金融,完善内部管理,提升县域金融服务质量为工作出发点,充分发挥窗口指导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