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西部省区市区域竞争力的评价、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资源环境、经济实力、产业市场、对外开放、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和管理服务八大方面构建包括40个二级指标在内的区域竞争力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了基于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两种方法的组合评价法进行了中国西部省区市区域竞争力的研究.通过计算中国西部11个省区市和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区域竞争力组合指数,分析了西部与东部省市区域竞争力的差异性以及西部省区市区域竞争力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提高西部省区市区域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3.
21世纪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沿边开放战略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它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已由沿海地区优先开放走上沿海、沿江和沿边地区协调推进、全方位开放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习近平总书记和新一届政府的宏伟构想,是新时期中国实施区域协调和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支点,是实现西部腾飞的重大战略举措,特别是在2014年的APEC会议上习主席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再度提升到战略新高度。本文以国内狭义丝绸之路经济带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调查社会公众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社会公众对经济带的知晓度、“经济带”战略对行业的影响度、公众对经济带内省区定位的支持度以及对经济带未来发展预期,得出了一些初步结论,并据此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基于组合评价的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可持续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观在区域发展中的体现,反映了区域发展对最佳发展模式和更高发展境界的追求,是区域发展的必然选择。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52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两种方法的组合评价法进行了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研究,并得出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6.
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格局与对外开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以来,新疆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大力发展了棉花、甜菜等种植业和纺织、制糖、石油、石油化工等工业,加大了外向型产业和外销产品的比重,建成了一批出口产品加工企业和各种类型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特别是90年代以来,新疆沿边、沿桥开放战略的实施及“乌洽会”的召开,使外向型产业和对外贸易、经济技术合作、外资利用、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方面得到很大发展。1999年出口产品已增加到500个大类近千个品种,商品出口到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完善,工业制成品已占出口总额的78.1%;对外贸易总额由1978年的0.23亿美元增长到1999年的17.65亿美元,年均增长23.0%,远超过GDP年均增长10.6%的速度;外商直接投资由1992年的1021万美元增长到1999年的6151万美元,由164家三资企业发展到447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25.46亿美元,涌现出一大批发展迅速的外资企业;到1998年底,新疆累计批准境外投资项目594个,合同总额2.92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项目累计145个,合同总额1.34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新疆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与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城镇化的重要推力;同时,城镇化的加快发展也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重点研究了产业结构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新疆产业结构与全国和东部地区相比,层次明显偏低,甚至低于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新疆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城镇化发展进程不匹配,城镇化相对滞后于工业化;新疆的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与城镇化水平均呈正相关,尤其第三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强劲,但新疆越来越"重"的工业结构极大地降低了第二产业的就业效应,新疆城镇化进程缺乏现代服务产业的支撑。因此,实施以就业为中心的工业化路线,促进新疆地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壮大,继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是新疆进一步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难题。该文在介绍几个典型国家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主要区域经济政策和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些对我国解决区域经济差异和当前西部大开发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棉花产业预警是一个全新概念。要对其进行界定,首先就必须界定棉花产业的概念。棉花产业是一个产业链较长的产业,从广义上说是以棉花为中心的包含种植、生产、加工、销售、贸易等的多元性主体产业与关联群体;从狭义角度,棉花产业则主要指种植业、加工业、纺织服装业、进出口贸易等主体产业。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增强城市贸易经济韧性显得尤为重要。基于2006—2019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及空间杜宾模型,探究财政分权对城市贸易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分权能够显著增强城市贸易经济韧性,科技创新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上述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空间杜宾效应分析表明,财政分权可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作用于邻近城市贸易经济韧性。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财政分权对城市贸易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存在区位和贸易经济韧性水平差异,在中西部地区及贸易经济韧性水平较低的城市中其作用效果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