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面板数据效应模型,本文研究了相关因素对商业银行配置衍生金融工具的驱动效应。结果发现,美国商业银行的投资套利工具效应与节税工具效应是显著的;而国内商业银行套期保值效应与衍生金融市场参与能力效应是显著的。这说明体制环境不同、经营模式不同的中美商业银行,其配置衍生金融工具的动因也不同。最后在中美比较的基础上,给出了我国金融机构参与衍生金融市场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国内证券市场的特点,假设股票价格遵循能反映预期收益率变化的指数Ornstein-Uhlenbeck过程,利用鞅定价方法构建备兑权证的定价模型,并分析股票收益率波动如何影响备兑权证的定价,为市场参与各方提供科学适用的权证定价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地农村经济发展与相关金融规模总体情况估算的基础上,采用E-G两步的协整检验方法,对三地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规模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对农村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资金非农化对农村经济发展也有促进作用,但不应过度依赖。促进地方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可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应控制好地方存贷差水平,适时调整金融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中美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工具绩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中美商业银行配置金融衍生工具的绩效差异。结果发现,美国商业银行配置金融衍生工具对其权益收益率有正向的显著影响,而对其股票价格波动率和财务困境程度的影响并不显著;中国商业银行配置金融衍生工具对其权益收益率和证券市场波动率均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并且对权益收益率的影响强度明显大于对市场波动率的影响强度,对财务困境程度的影响也不显著。中国银行业应更积极参与金融衍生市场,逐步加大金融衍生工具配置比重,改善非传统业务利润的构成。  相似文献   
5.
6.
股票市场风险与养老金制度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经验分析方法,发现延长投资期限是降低养老金基金投资风险的有效方法。同时运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对美国股市五年期股票投资的收益率进行分析和预测。文章认为,如果一项社会保障改革方案旨在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和提高养老金基金的收益率,在现收现付制度中引入基金积累制度是完全可取的。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