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合成了一系列不同链长的质子化吡咯烷类表面活性剂,通过核磁共振和差示扫描量热法进行了结构和热分析,进一步结合变温偏光显微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通过升温可以形成排列有序的T相热致液晶,形成温度随链长的增加逐渐升高。此类化合物还可以在水中形成胶束,临界胶束浓度随着表面活性剂链长的增加逐渐降低,继续升高表面活性剂浓度,可以形成溶致液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