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高庆荣 《经济论坛》2002,(16):11-12
城市中为适应公众物质生活需要而经营的各种事业,如自来水、电力、煤气供应、公共交通、道路等属于公用事业.计划经济体制下这些事业是由国家投资兴办的,不讲投入产出,不强调经济效益.由此导致"国家办、不核算、大锅饭"的弊端,越办越穷,难以为继.市场经济体制下,公用事业实行企业化管理,这就是社会公益性企业.作为企业,必须追求经济效益,用最少的劳动耗费和劳动占用,获得尽可能多的劳动成果;但它们又是直接为公众的物质生活服务的,带有公益性,就应该比一般企业更加重视社会效益,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  相似文献   
2.
企业集团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要发挥好企业集团的作用,必须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构建科学高效的投资决策机制、合理的股权结构和有效的财务约束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前,企业改革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工人下岗失业、转岗流动。对此,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随着企业改革深化、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人员流动和职工下岗是难以避免的。”这段话揭示了职工转岗流动的深层次原因。转岗流动是技术进步的产物。马克思曾经分析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