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篇
经济概况   3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以两国模型为基本分析框架,研究了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非单一货币合作区遭受随机性不对称冲击时的政策协调问题。作者构造了一个适合非单一货币区的通货膨胀规则,以最大化期望效用为政策目标得到了一个它在信息对称情形下的最优解,但在信息不对称情形下,这样的最优解无法实现,只能选择一种次优的均衡解。  相似文献   
2.
行业收入差距是理解中国收入差距的重要视角.目前有关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研究主要围绕行业收入差距的趋势、现状和成因展开.已有实证研究表明,行业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是行业垄断或劳动力市场分割,而市场竞争、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对行业收入的影响尚存在争论.实证分析的结论受限于数据和行业收入及行业收入差距的指标,即忽略福利和补贴会低估行业收入差距,而行业平均工资不利于分析收入差距.资本深化、银行信贷和宏观调控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运用直接法并使用最新数据估算1985—2006年间流出流入中国的金融资本规模结果显示:中国金融资本双向流动特征非常明显;但近年来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存在,使隐性资本流出规模大幅下降,而通过其它渠道流入的资本,即热钱数量则迅速增加。计量分析表明,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资本流出都对资本流入产生正向影响,反映了部分流出资本又重新回流到中国。  相似文献   
4.
直接法在考虑国际收支平衡表正常统计项目的基础上,通过对隐藏在贸易、直接投资等渠道中的资本流动进行合理调整,估算出中国金融资本流出流入规模.结果表明,中国正经历着金融资本的双向流动,且隐性资本流动占据主导地位.经济发展和人民币升值预期是影响资本流动的重要因素,放松资本管制在短期内难以缓解升值压力,长期内国内金融市场深化将促进金融资本有序正常流动.  相似文献   
5.
回顾日元升值背景及历程,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对日元汇率上升导致日本货币供给量增加这一结论进行实证检验.随着人民币升值趋势的加强,中国应深刻认识到人民币升值的必然性,采取措施消化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的负面影响,旗帜鲜明地坚持政策目标,维护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并在区域货币合作中努力实现人民币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我国隐性资本流入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资本账户尚未开放的情形下,贸易伪报、FDI等构成国际金融资本流入中国的重要渠道。隐性资本的持续大规模流入,对我国央行宏观调控及经济正常发展具有潜在的负面影响。因此,理解隐性资本流入的决定因素具有现实意义。实证结果表明,宏观经济基本变量等内部因素是吸引隐性资本流入的主要"拉动"力,而日美经济增长速度则是"推动"隐性资本流入的重要变量。为此,我国应从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强化经济增长质量,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升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同时逐步有序开放资本账户,降低隐性资本流动规模。  相似文献   
7.
货币流通状况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综合反映,也是财政信贷平衡与否的综合反映,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社会产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状况。充分认识财政信贷平衡与货币流通的关系,货币流通与社会产品供需的关系,是搞好“三大平衡”工作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