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7篇
工业经济   8篇
计划管理   14篇
经济学   3篇
运输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初步考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明代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了重要作用,以致于我们将晚明称为中国的白银时代也不为过。然而,明初白银并不是国家的合法货币,它经历了从非法到合法,并普及于全社会的货币化过程。本文依据明代徽州地区土地买卖交易契约427件,说明货币化过程源自民间社会,经过一个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的发展历程。这是中国社会内部自发产生的变革趋向,并非国家法令推行的结果。为史界熟知的《明史·食货志》以正统初作为朝野广泛用银的说法不能成立,实际得到官方事实上的认可,是在成、弘以后。明代白银货币化过程是中国社会经济货币化的过程,是市场萌发的过程,启动了晚明社会变迁,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一、银企关系在恶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银企关系应当是一种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关系,商业银行也是企业,银企关系应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应是相互平等、相互支持、共存共荣的关系。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银行与企业之间主要是以资金供给制为纽带而联结成的一种超信用关系,彼此相安无事地共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中。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新旧体制的转换,银企之间的新旧矛盾开始激化,形成了一种相互制肘,甚至相互冲突的局面。银企关系的恶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对企业资金供应方式上的改革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国…  相似文献   
3.
4.
论以人为本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万明 《上海管理科学》2011,33(6):108-110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长期以来面临的各种难题,与传统思维下“重物轻人”的观念有着深刻的联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中心,通过柔性化的管理手段,为新形势下高校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和水平,提供了新的思路。它将有利于激发管理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完成管理目标的同时,促进自身价值的实现,使“人”和“物”在和谐有序的状态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6.
万明 《陕西纺织》2001,(3):15-19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浆料生产应用部在1998年徐、1999年济南、2000年苏州相继召开了三次全国浆料大会。为了使大家及时掌握浆料及浆纱技术的发展动态,提高西部纺织工业的整体水平,更好地实现西部地区棉纺织行业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的调整,加快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今天在这里召开浆料与浆纱技术西部研讨大会具有重要意义。受大会委托,我将近年来全国浆料大会的研讨内容及成果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几种形式的预湿上浆,通过工艺分析、产品实验、性能指标比较,探讨了预湿上浆的作用机理和提高浆纱质量的原因,对工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铁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铁路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指出铁路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念、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保障机制、以新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积极营造企业文化和为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奠定基础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绿色供应链的供应商绿色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明 《物流科技》2010,(11):112-114
随着产业环境的变化,绿色供应链在企业的长期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者从绿色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的区别出发,分析了供应商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为避免传统分析方法的弊端并使定性与定量评价有效结合,接着引入Fuzzy-AHP方法作为评价供应商的技术手段。最后将绿色指标体系与模糊综合层次分析法结合,为绿色供应链上的供应商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回顾明代白银货币化研究的学术历程,沿着“白银货币化与中外变革”的学术理路,在大力发掘、整理利用中外一手资料基础上,从国家、市场、社会之间关系和中国与全球关系出发,以白银货币化过程切入,尝试进行全球化开端关键历史时期贯通中外变革的综合性研究。主要在五个方面展开:一是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市场起源;二是明代白银货币化过程从国计与民生两条线索的探讨;三是明代白银货币化与中国和世界的连接;四是明代白银货币化与一系列赋役改革;五是白银货币化与张居正财政改革。结论是在整体世界形成的前夜,白银货币化源自市场萌发,标志着古代中国从农业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引发了一系列国家制度变迁与整体社会多元变化,启动了中国传统国家与社会向近代国家与社会的转型。中国市场扩大发展与世界市场连接,直接推动了日本银矿大开发和间接推动了美洲银矿大开发,中国不是被动纳入西方主导的全球化,而是主动走向了全球近代化的大合流,积极参与了全球化开端时期全球第一个经济体系的建构,为经济全球化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