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运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7 毫秒
1
1.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如何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建立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满足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这是一个需要共同关注的问题。而目前我国的公共服务运营机制尚不健全,迫切需求从更具稳定性与规范性的城市公共服务运营机制入手,解析我国城市公共服务运营机制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以此来探索出适应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多层次的公共服务供给营运机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施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营业额不断攀升,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等企业发展能力指标呈现出爆发性增长态势,大指标表面繁荣的背后,部分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呈现出连续多年为负的现象,应收账款周转率持续低位运行,清收清欠工作效率低下,导致部分企业出现举债度日,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的窘境。本文针对建筑企业行业特点,就实务操作中遇到的清收清欠工作难点原因进行分析,对如何开展清收清欠工作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提升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实现颗粒归仓。  相似文献   
3.
比较政治学作为政治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引入和借鉴其他学科研究方法丰富了政治学研究方法的选择,但盲目模仿其他学科"方法驱动型研究创新的成功之道"也影响本学科的研究选题定位和研究结果的信度,同时,忽略不同研究方法内在不足会造成比较政治学学科影响力的下降。社会科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选择性偏差在比较政治学研究中被忽视即为一例,无论是定性研究中的案例选择,还是定量研究中的变量确定,由于研究过程中所选取案例或变量样本对总体不具有代表性,进而导致被低估"关联效应"或伪因果机制,形成比较政治学研究中选择性偏差情形。伴随研究方法的发展,如何有效识别从而规避比较政治学研究中的选择性偏差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作者基于深入探讨选择性偏差的定义、来源、类型及其影响,并结合案例分析如何在研究中识别选择性偏差存在,旨在澄清学者对选择性偏差认知误区、深化对比较政治学研究方法认知、促进比较政治学不同研究方法的融合,进而推动学科研究进步,亦为比较政治学研究中选择性偏差规避等进一步探索奠定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施工企业项目施工过程中,《企业会计制度》、《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中均没有对分包工程的会计核算做出明确规定。本文结合会计准则要求及目前施工企业会计实践,站在总承包方的角度探讨几点分包单位的会计实务。  相似文献   
5.
臧雷振  陈鹏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4):137-153,159,160
比较政治学作为政治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引入和借鉴其他学科研究方法丰富了政治学研究方法的选择,但盲目模仿其他学科"方法驱动型研究创新的成功之道"也影响本学科的研究选题定位和研究结果的信度,同时,忽略不同研究方法内在不足会造成比较政治学学科影响力的下降。社会科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选择性偏差在比较政治学研究中被忽视即为一例,无论是定性研究中的案例选择,还是定量研究中的变量确定,由于研究过程中所选取案例或变量样本对总体不具有代表性,进而导致被低估"关联效应"或伪因果机制,形成比较政治学研究中选择性偏差情形。伴随研究方法的发展,如何有效识别从而规避比较政治学研究中的选择性偏差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作者基于深入探讨选择性偏差的定义、来源、类型及其影响,并结合案例分析如何在研究中识别选择性偏差存在,旨在澄清学者对选择性偏差认知误区、深化对比较政治学研究方法认知、促进比较政治学不同研究方法的融合,进而推动学科研究进步,亦为比较政治学研究中选择性偏差规避等进一步探索奠定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大部制”改革:概念界说、现实考察与未来走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理论分析,合理界定了"大部制"这一全新概念的内涵与范畴,并提出"大部制"改革的现实背景与理论渊源.此次改革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五次政府机构改革及电子政务建设卓有成效的背景下进行的,在信息化时代探索新一轮改革的路径模式,要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在"大部制"改革中的工具媒介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新一轮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面临着新问题与新挑战。特别在(1)处于变革中的地方政府基本理论,(2)“大部制”的内涵与外延,(3)地方政府“大部制”设置的特殊性与适应性,(4)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张力,(5)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的工具媒介、技术支撑,(6)分权让利下地方政府责任负荷与权力实化、虚化的更迭等六个方面有进一步解释的需要,从而为改革的成功进行学术奠基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