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旅游经济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旅游活动对旅游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意义重大,当前对旅游环境效应年际及年内淡旺季波动的连续高精度的定量评估开展不足.文章基于旅游地多岛效应理论尤其是旅游地重金属岛效应的原理与方法,以庐山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区,采集区内高暴露度的杉木年轮,分别测定近10年来淡旺季树轮早晚材中Cr、Cu、Ni、Pb、Zn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在年际与年内尺度上与庐山接待游客量及人均旅游收入作相关分析,将拟合成的本底趋势线与统计线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不同旅游活动时段和强度下的旅游环境变迁特征与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树轮中5种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均早材高于晚材,Cr、Cu、Ni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皆早材大于晚材,这表明旅游地重金属岛效应强弱与旅游淡旺季活动强弱对应良好;(2)相关分析表明年际尺度与年内尺度元素响应存在差异:树轮中Cu、Ni元素的年均含量与游客量以及人均旅游收入呈较强的正相关,而代表旅游旺季的早材中的Cr、Cu、Ni、Pb元素含量与其呈强正相关,晚材中的元素含量基本不通过显著检验;(3)通过拟合本底趋势线,进一步发现景区的旅游活动与5种重金属年均含量皆以不同程度增加,以及在旅游危机事件发生的年份,旅游活动与树轮中部分重金属的实际含量与本底值的偏差保持一致;(4)指示旅游地重金属岛效应变化的树轮重金属元素对区内旅游活动强度变化响应明显且记录同步,树轮元素分析方法值得在更大范围深入推广与验证.最后,对旅游与环境研究、旅游地多岛效应理论及树轮分析等实验方法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作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时代旅游者行为呈现智能化与个性化趋势,因而增加了相关研究的复杂性和综合性.自媒体平台的兴起及其与地理信息技术的融合,可为旅游者时空行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数据及技术支持.以往地理学者重点关注群体性旅游者的时空行为,而忽视多身份及个性化的群体领袖和代表的时空行为.为此,文章基于微信平台的朋友圈,获取特殊“旅游者”W教授2014年逐日活动记录,挖掘其日常活动内容、足迹、照片、情绪等时空信息,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GIS空间热点分析和追踪分析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时空表达,探究其时空行为特征.研究发现:(1)W教授有稳定的更新朋友圈习惯,动态数的时刻变化呈现双峰模式,上午8:00为高发时刻,且以转发加评论为主;(2)图志是其微信的主要表达形式,其拍照意愿强烈、偏好自拍,属于积极的自媒体代表,其拍摄行为在时间上表现出规律性,受到温度、心情、活动内容等因素的强烈影响,且对历史和自然景观的偏好较强;(3)其时空足迹主要分布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以中国和欧洲为主,在国内集中于胡焕庸线东南的人口稠密地区;(4)其旅游者时空行为特征随身份与目的转换而变化,因以频繁跨境和航空出行为主,较之普通旅游者,这类“旅游者”轻空间、重时间,出行时耗成为其空间感知标尺.建议今后的研究应顺应大数据和自媒体时代的需求与特点,研究尺度从全数据、大数据聚焦到小数据甚至点数据,并注重不同尺度与来源数据间的整合互补,研究对象从大众化群体扩展至个性化代表,即作为群体领袖和代表的个体研究应当加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