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旅游经济   1篇
  2023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从游客对旅游住宿产品体验和感知的视角,研究生态住宿体验和个人涉入度对游客环保行为意向的影响。结果表明:(1)游客的生态住宿体验和个人涉入度对游客的环保行为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个人涉入度包括"感知重要性与娱乐价值"、"符号价值"、"风险可能性"和"风险重要性"4个维度;其中"感知重要性与娱乐价值"及"符号价值"对游客的环保行为意向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风险可能性"和"风险重要性"对环保行为意向的影响不显著;(3)生态意识的调节效应显著。该结论对于丰富国内外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为旅游住宿企业开发产品的价值诉求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弘扬劳动精神,坚定文化自信,通过挖掘工匠精神内涵,推进工匠精神与劳动教育课程的互促互融,为实现立德树人,打造高素质、应用型职教人才创造良好条件。“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立足学科教学,深入拓宽劳动教育途径,让广大高职学生能够增强责任、使命意识,能够端正专注、敬业态度,能够坚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创新,在所在行业领域成长成才,做出佳绩。融入工匠精神的劳动课程建设,两者具有内在共通性,也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应然表征。通过融入匠魂、匠心、匠能,营造工匠文化氛围,实现铸魂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3.
德才兼备是高校高质量育人工作的重要目标,而劳动教育更要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以专业实践为载体,强调劳动意识、劳动观念、劳动精神的渗透,推进“专业劳育”课程体系建设,最终达成知行合一。目前,高职院校“专业劳育”工作面临诸多难点,劳动教育内容、形式单一,缺乏持续性,未能衔接学科专业实际,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要充分发挥“专业劳育”优势,坚持“立德树人”、落实协同育人,将专业课程与劳动教育实现显隐互补与融合。做好顶层设计,体现课程特色,激发学生责任与担当意识,重视师资建设,完善课程评价,为打造有效“专业劳育”课程体系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