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旅游经济   5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3.
黎巎  张凌云 《旅游学刊》2013,28(1):114-128
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是探索旅游问题、规律及原理的新思路与方法。为了系统地概括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采用系统综述(systematicreview)方法对该交叉领域最近12年的主要研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该系统综述回答了如下3个问题:①信息科学研究中面向旅游的研究主要有哪些方面;②旅游研究中与信息科学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哪些方面;③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有哪些趋势。  相似文献   
4.
旅游产业集群是一种有效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是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最佳方式。本文基于波特的有关产业集群的定义,运用区位熵这一定量的分析方法,结合产业产品空间集中度,分析了北京旅游产业集群的现状,结果显示北京旅游产业集群已基本形成。然后对北京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北京旅游产业链有进一步延伸的可能性,旅游产业集群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凌云  黎巎  刘敏 《旅游学刊》2012,27(5):66-73
随着旅游信息化的升级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兴起,智慧旅游成为我国各地旅游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但由于尚处于初级阶段,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体系尚未建立或未达成一致,不能有效指导实践.这将会造成智慧旅游信息系统或工程建设的混乱、信息孤岛以及因工程建设失误而造成的巨大资源浪费.基于此,文章在回溯智慧旅游的起源及发展条件和现有概念评述的基础上,提出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在此概念的理念下,提出了智慧旅游的能力( capabilities)、智慧旅游的属性(attributes)以及智慧旅游的应用(applications)三个层面构成的CAA框架体系.该框架重点阐述了智慧旅游区别于传统旅游信息系统的四大核心技术,以及智慧旅游针对旅游者、居民、政府、企业四大应用对象的价值供给.文章主要贡献在于:(1)在历史回溯和评述基础上,厘清了智慧旅游的概念;(2)提出了CAA三层次的智慧旅游构架体系;(3)提出了智慧旅游的四大核心技术是物联网、移动通信、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技术;(4)阐述了基于多利益主体的智慧旅游价值供给.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移动电子商务技术在旅游要素之一"食"中的深入应用不足甚至忽视,构建面向旅游者全程餐饮需求的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模型并给出实施框架与建议,为移动电子商务及其相关技术在餐饮业的深入应用,餐饮业信息化与服务水平的提升及其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旅游信息化作为旅游产业融合方式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巎 《旅游学刊》2012,27(7):7-8
科技革命是人类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质的飞跃,表现为新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以及生产工具和工艺过程方面的重大变革.人类社会在经历了第一次蒸汽技术革命和第二次电力技术革命之后,进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是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8.
黎巎 《旅游学刊》2014,29(11):62-72
我国旅游景区内部客流管理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通过对颐和园景区"五一"小长假和"十一"黄金周客流持续2年的实际观测,采用基于Agent的仿真建模方法,构建了游客到达、游客移动、游客停留等景区游客基本行为模型及其仿真运行环境——基于Agent的景区游客行为仿真系统。系统的正确性验证表明,仿真系统的输出数据能够反映景区各停留点游客数量的真实情况;系统的灵敏性验证表明,入口游客数、游客在景点的停留时间以及流向景点方向的客流量3个参数能够引起仿真系统各景点游客数量的灵敏变化。所建系统能够预测景区客流的时空分布,能够通过变换仿真参数值进行各种客流调控措施的仿真实验,并给出具体调控参数以支持景区管理者的客流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