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3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乔臣 《改革与战略》2014,(10):29-33
货币国际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通过对其历史进程的考察,可以清晰地对未来货币国际化进程加以预测。文章认为,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刚刚起步,但却面临与以往世界货币迥异的道路、环境和结构,迫切需要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货币国际化道路。  相似文献   
2.
货币虚拟化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当前,在经历了胚胎阶段、潜在可能阶段、夺取主导地位等阶段的演变后,货币虚拟化体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网络虚拟化货币。通过货币虚拟化进程的历史考证,对加深货币本质、货币虚拟化实践动因和金融虚拟化的理解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信用创造为金融的虚拟化创设信用条件,金融虚拟又反向促使信用创造的进一步扩张,两者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逻辑互动机制。借助信用创造与金融虚拟互导的逻辑模型的架构,不仅利于把握两者的互动关联,也有助于理解创新的动力源泉。以此,能够为建立信用创造与金融虚拟良性互导机制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乔臣 《改革与战略》2009,25(11):62-65
货币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产物,它是固定的充当媒介人类交易关系的一般等价物形态,表征了人类经济活动的类意义。货币虚拟化是各种虚拟活动从思想、技术、社会关系等维度对货币的运行理念、技术方法和组织形式在使用和运行中不断创化、结合和发展,进而不断形成货币虚拟创新的动态过程。货币虚拟化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它的产生有着强烈的现实背景和动因。  相似文献   
5.
虚拟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渗透与发展,贯穿着金融虚拟化的自我膨胀和扩张。货币虚拟化和信用创造为金融的虚拟化趋势提供了正向的内在动力,而以金融衍生品为特征的金融创新则为金融虚拟性不断突破信用框架提供了逆反的规避动力。当前,金融虚拟化扩张正在国际信用体系架构、信用货币发行和信用对象规制等过程中不断践履着对信用制度的僭越。  相似文献   
6.
基于"范式"理论和现代化理论的经济现代化范式理论具有三种基本模型,即"多元化非线性"的道路范式、"多因内外决定"的环境范式、"三维立体互动"的结构范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