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2篇
贸易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1.
代金平 《商业研究》2004,(17):116-1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又是道德经济。加强企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企业的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主义企业的道德建设是对市场经济的道德超越。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欠发达地区由多种因素形成。根据欠发达地区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是改变欠发达地区整体面貌的根本途径。因此,应加速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调整产业结构,实行农工商综合经营,建立优势主导产业,并加速封闭型内向经济向开放型外向经济的转变。同时,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创造的发展条件和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3.
信息网络及其在经济领域的应用而产生的电子商务,代表着未来贸易的发展方向,引发了企业组织形式和实际运作方式的变化,意味着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巨大变革,是未来经济的主导因素,体现了未来经济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的内涵及其对现实经济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它对现实经济社会的生产力结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权力结构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等,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两个根本性转变,条件已基本具备,兴利除弊,就能使转变有效地展开。  相似文献   
6.
7.
代金平  张东 《重庆与世界》2013,(10):18-20,28
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发展永恒的主题和工作中心,而需求满足和主体满意是当前高校办学与人才培养是否成功的重要衡量指标。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现代高校纷纷探索和构建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需求导向模式,依托行业、适应社会,充分激发社会多主体的需求机制,让产学研各方共同参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把握人才培养"需求—满足"结构和多元主体"多层次满意"要素特征,构建以搭建董事会平台、需求层次排序、优化合作机制、加强质量评估等为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具有矛盾二重性,内在着人文关怀的根据。对科学技术的评判应包括真理评判、价值评判和美学评判。这3种评判相互关联,由此构成了科学技术的评判体系。为维持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实践中贯彻这一评判体系,在科学技术发展中体现出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