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6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7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问题首次进入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代表其发展和监管已然进入政府高层视野,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深层思辨与探寻因而变得更为迫切。文章挖掘爆发式增长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提出在时代大背景下如何抓住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2.
余世文 《当代经济》2007,(13):28-29
本文通过牛市中认购权证与认沽权证两类交易中投资者发生的惨痛事件,进行了事件的成因分析,并从投资者、证券经营机构、权证发行人及法律角度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对策建议,以便更好地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从而给投资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余世文 《中国市场》2007,(52):10-11
推出黄金期货交易,是国内商品期货品种上市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大突破,有利于广大生产企业和投资者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发现价格,规避生产经营和投资风险,完善黄金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分析出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进而更好地让投资者与黄金相关企业参予投资黄金期货。  相似文献   
4.
在现行会计准则发布之前,对商品期货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并没有明确区分公允价值套期和现金流量套期。按照新会计准则进行核算后,企业通过套期保值业务导致的资产、负债均已作为表内项目反映在报表里,本文试通过实际的例子说明两种套期的会计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企业进行套期保值的初始目的是规避风险,但金融衍生工具特有的杠杆作用,往往可能给保值头寸带来丰厚收益。不过这个收益经常变脸,成为插着鲜花的陷阱,可能让企业坠入深渊。  相似文献   
6.
余世文 《特区经济》2009,(6):279-280
通过国储期铜巨亏事件始末,指出企业进行套期保值是非常必要而且是十分有利的,但有些企业非但没有严格遵守境外套期保值的交易规则,更是违背交易方式,由境外套期保值演变为境外过度投机,针对交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企业进行境外卖出套期保值时,在传统的期货套保方式中引入期货期权方式进行境外套保,从而避免民族资本遭受损失。  相似文献   
7.
期货公司作为期货市场的中介力量,其经营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期货行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期货公司的经营中还存在着大打价格战等一系列粗放型经营的问题,根据现有的期货公司的特性,提出了完善我国期货公司经营之道的相关建议,以便于各类期货公司不断地提升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企业进行套期保值的初始目的是规避风险,但金融衍生工具特有的杠杆作用,往往可能给保值头寸带来丰厚收益。不过这个收益经常变脸,成为插着鲜花的陷阱,可能让企业坠入深渊。  相似文献   
9.
期货经纪公司要提高竞争力,关键的问题在于其风险管理。面对我国期货经纪公司风险管理的现存的问题,分别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提高期货经纪公司防范风险的管理水平,保证其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余世文 《财政监督》2011,(11):44-45
我国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经历了三次修订。1999年颁布的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为非货币性交易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但准则关于非货币性资产及交易的分类和实务中公允价值的运用的不规范损害了会计信息的质量。2001年的新准则较好地解决了旧准则存的问题,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受到了一定的遏制。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该准则适应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并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本文梳理了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的发展历史,对1999、2001和2006年三个版本的准则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并指出了现行准则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