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储平平 《特区经济》2006,(11):155-15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在国外早已从理论上对其进行研究,这些成果对于发展中国家影响较大,包括我国。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我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模型。这对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起到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从理论上要求我们必须有所创新,并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2.
农村老年产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加上我国独有的国情因素,使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与此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也不容忽视.解决农村老年人就业,使老年人口从土地上脱离出来而进入其他一些更适合老年人的工作岗位,将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良性转移.也是推动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合理解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当下关于区际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中,普遍比较忽视农民工主体的利益诉求.事实上,农民工是区际产业转移中一个弱势却又独立的利益主体.区际产业转移在短期对农民工会产生不利影响,但在长期有可能为解决农民工问题提供新的契机.为了促进农民工问题的有效解决,中央政府应在尊重市场主体意愿的前提下,采取一些必要措施来引导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农民工集中输出地的大中城市转移.  相似文献   
4.
从制约房地产业发展的两大前置性因素即土地和资金来看,城市房地产业发展将处于越来越艰难的境地。随着"十一五"规划的提出,伴随着新农村建设开局年的到来,人们对房地产业的关注将不可避免地转向农村。这是一片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许多事情要做,对于其消费主体即新型农民的培育问题即是其中之一,这个问题也是经济学基本命题之一。消费主体不明确,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农村房地产业也无法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5.
自2006年全面启动新一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以来,广大农村基本上都在勾画"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美好前景并在不断地践行,其中对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工作势必要先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