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3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1.
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于不可辨认的资产——商誉的会计处理有了明确的规范和重大变化,新准则赋予商誉全新的内涵,将商誉从无形资产中分离出来;商誉的确认以"公允价值"为基础,并且只确认正商誉;确认后的商誉每年都要进行减值测试,并且减值不允许冲回。本文试图以新会计准则为基础探讨商誉会计核算的具体要求以及在实务操作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何正确地提供相关会计信息是对其研究的焦点。目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以及一些金融市场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已陆续制定出一些相关的会计准则。通过分析这些准则在内容、形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及原因,可以理解当前衍生金融工具混合计量模式的过渡性,进而发现单一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未来的发展趋势。一、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国际概览1.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 SC)。IA SC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分为以第32号和第39号准则为标志的两个阶段:①披露和列报阶段;②确认和计量阶段。1995年3月,IASC发布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披露与列报》,主要解决了以下问题:①金融工具的分类,即如何将金融工具分为负债和权益,以及如何划分相关的利息、股利、利得和损失;②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相互抵销;③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1998年12月,IA SC发布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并指出:①在资产负债表上确认所有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②尽可能地以公允价值来计量金融工具;③将套期分为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和在国外净投资套期三类,并...  相似文献   
3.
刘海双 《会计之友》2009,(18):40-41
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于不可辨认的资产——商誉的会计处理有了明确的规范和重大变化,新准则赋予商誉全新的内涵,将商誉从无形资产中分离出来;商誉的确认以“公允价值”为基础,并且只确认正商誉;确认后的商誉每年都要进行减值测试,并且减值不允许冲回。本文试图以新会计准则为基础探讨商誉会计核算的具体要求以及在实务操作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负商誉及其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誉是会计理论和实务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人们争论的主题,负商誉更是其中争议较大的问题。迄今为止,研究者们在负商誉是否客观存在、其性质和会计处理等问题上仍未达成共识。近期FASB颁布的SFAS NO141 Business combination(企业合并)对负商誉的处理有重大突破。本文拟就负商誉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SFAS NO141的相关规定,对我国负商誉的处理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海双 《江苏商论》2005,(4):121-122
本文计算和分析比较了会计利润和净现值的盈亏平衡点,指出采用净现值计算的盈亏平衡点考虑了初始投资的机会成本,更有利于评价资本项目,因此优于采用会计利润计算的盈亏平衡点。  相似文献   
6.
刘海双  杨扬 《企业经济》2005,(7):144-145
本文通过对负商誉的存在原因和性质进行分析,指出形成负商誉的原因包括许多方面,不能单纯从某个方面来理解负商誉,并指出应当将负商誉视作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即将负商誉分为影响企业未来获利能力的负商誉和不影响企业未来获利能力的负商誉两个方面,并相应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