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2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海陵岛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迎华  朱竑 《旅游学刊》2006,21(11):36-42
本文选择广东海陵岛闸坡镇和海陵镇两镇,通过比较研究来探讨旅游业发展对于其社会文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旅游比较成熟的闸坡镇的社会文化环境在旅游业发展的冲击下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迁:居民生活的环境不断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更重要的是社区居民的思想意识、文明水平、普通话水平、思想开放度等都明显提高.与此同时也导致了赌博、抢劫、卖淫等犯罪现象的增多.海陵镇由于较少涉足旅游业,还没有对当地社会文化产生太大的影响,社区居民对于影响的感知也很少,但是由于受经济利益和社会收益提高的吸引,当地居民表现出对参与旅游业很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青岛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就目前的发展现状而言旅游产品开发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文化内涵挖掘不足;乡村旅游景点深度开发不足,游客参与度不高等。本文从体验经济的视角提出了青岛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策略,包括科学合理确定产品开发主题,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完善景区景点的设施设备,提高接待能力等。  相似文献   
3.
滨海旅游在青岛旅游业的发展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是到目前为止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旅游产品规划设计单一,内容不够丰富;滨海旅游文化底蕴不够深远,青岛特色文化有待彰显;旅游设施设备不完善,旅游环境有待改善等。本文就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发展策略,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朱竑  刘迎华 《旅游学刊》2004,19(4):92-95
为深入理解中外旅游研究的异同,文章对2000年以来《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旅游学刊》发表的论文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中外旅游研究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思路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前者侧重于旅游影响、旅游人类学、旅游社会学与生态旅游等方面的研究,而后者涉猎面更广泛,如对旅游经济与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偏实用领域的关注;此外,前者研究方法以数理统计为多,后者多以描述性的论述为主。研究通过对近期两大中外权威杂志的对比分析,以期对国内旅游研究,以及对《旅游学刊》的未来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旅游者行为影响旅游经济的顺利发展。通过对青岛市旅游者的调查研究,发现其旅游行为存在很多共性,例如旅游偏爱好倾向于"自然和城市风光"、对青岛存在很高的期望,而且旅游者在停留时间、旅游花费、旅游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特征。最后得出研究结果对青岛未来旅游业的发展的几点启示,包括青岛旅游主题形象和宣传口号的设计,旅游产品体系的完善,以及旅游市场营销空间的开拓等。  相似文献   
6.
青藏铁路对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朱竑  谢涤湘  刘迎华 《经济地理》2005,25(6):910-914
在众多的旅游研究成果中,对旅游发展与交通相互作用及影响的研究相对缺乏,已有的工作也多宏观和粗线条,缺乏深度和系统研究。特别是对于改善区域旅游可进入性的大型交通设施对区域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整体性影响,国内外都鲜有系统研究。青藏铁路在改善西藏交通结构、降低社会经济发展成本、密切与内地联系、促进全面发展的同时,对旅游业也将产生重要和积极的作用。它具有极大地促进旅游资源开发、降低进入门槛,拓展游客市场;调整并优化内部原有旅游开发格局,促生新的旅游目的地,丰富旅游的产品体系;推进旅游经济跨越式发展;扩大旅游的影响等诸多作用。但青藏铁路的建成对西藏旅游业的发展也将带来诸多不确定的消极影响。如快速发展的大众游客对脆弱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生态可能带来的压力和挑战、进入性改善可能对雪域高原和藏传佛教的神秘感和敬畏感的降低、部分原有旅游热点线路或地区有可能沦落为“被旅游遗忘的角落”,从而造成旅游资源开发的重复浪费等。最后针对西藏旅游发展提出了一体化战略、保护性开发战略、差异性开发战略及战略等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