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贸易经济   5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形势下粮油加工企业应在市场化管理的五个方面下功夫,参与市场竞争,谋求生存和发展。一、要有市场化管理的人才机制。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一流的人才,谁就拥有一流的企业和一流的产品。企业要吸纳人才,用好人才,关键要建立起适应市场化要求的人才管理机制,这是企业转变经营机制的核心所在。不少粮油加工企业之所以在市场竞争中缺乏活力和竞争力,就是因为没有建立起一种能够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励约束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市场化的人才机制,合理配置人财物资源,一是领导要配强。这种强就是德才兼备,会…  相似文献   
2.
<正> 湖南省天龙米业公司是一家股份制私营企业,现拥有固定资产1 300多万元,有大米生产线3条,年生产能力达9万吨,原粮库容达1.2万吨。近年来,该公司发展迅速,连年被评为"明星企业"、"先进私营企业"。2001年,该公司加工大米3.8万吨,实现产值5 600万元、利税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天龙米业公司是一家股份制私人企业,有干部88人,厂房面积2.5万m2其中建筑面积1.1万m2),原粮库容1.2万t,成品库容600t,3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9万t,合计固定资产原值1300万元。2001年加工大米3.8万t实现产值5600万元,利税380万元。2002年预计产值6500万元,实现利税430万元。近几年连续被市、县授予“明星企业”、“先进私营企业”、“纳税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湖南天龙米业有限公司不断在市场竞争中做强做大的基本经验是:1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公司成立…  相似文献   
4.
在全面完成粮食企业两项改革的“一控、四放”(国家宏观调控下、放开粮食收购、放开粮食市场、放开粮食价格、放开粮食经营渠道)地区全面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的大环境下,如何确保地方粮食安全?笔者认为应在以下4个方面做好防范和保证工作。  相似文献   
5.
粮油加工企业市场化管理的五个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7.
党的惠农政策全面落实,科学种粮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激发出农民极大的种粮积极性。与此同时,社会性的粮食损失浪费问题也日益严重起来。我们组织专门人员,对农村储粮情况进行专题调查,发现农村储粮损失和浪费的数量惊人,约占粮食总产量的6%左右,个别贫困县区高达9%。根据这一比例推算,全国农村储粮每年损失和浪费粮食160亿公斤左右。农村储粮现状种粮农民在田间收割粮食的时间,正值每年的高温时节,尤其是我国南方早稻收割季节,高温高湿,气候闷热,农民既要忙于抢割早稻,又要忙于抢插晚稻,必须在短时间内将粮食收割、集并、转运到居住地附近,经…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粮油加工企业只有真正建立市场化的用人机制、优质原料基地和畅通的流通渠道,采用新型加工设备,争取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加快转换经营机制,走出困境,求生存、谋发展。1 建立市场化的用人机制 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一流的人才,谁就拥有一流的企业和一流的产品。企业要吸纳人才,用好人才,就要建立起适应市场化要求的人才管理机制。这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关键。不少粮油加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缺乏活力和竞争力,就是因为没有建立起一种能够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干劲的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粮食经济如何适应新形势,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笔者认为,只有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全面建设粮食经济新队伍,构筑粮食经济新体系,重塑粮食经济新形象,才能开创粮食工作新局面。一、以置换身份为重点,建设粮食经济新队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粮食经济急需一支适应新形势需要的队伍,这支队伍不仅在思想上没有“吃大锅饭”的惰性,而且在工作上具有会经营、能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全国范围来看,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的粮食经济按照市场化趋向的发展要求,改革国有粮食企业,置换职工身份,致…  相似文献   
10.
道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1992年全县财政收入2628万元,累计赤字1200多万元,从1993年起,财政收入连续快速增长,每年以10%至20%的速度递增.不仅消灭了赤字,而且基本做到工资按月发放,财政年年平衡。1997年实现财政收入8246万元;1998年首次过亿元.达到10097万元;1999年再攀高峰,地方财政收入首次过亿元,财政总收入实现11154万元。我们的体会是:培植财源是财税增长的根源。突出农村产业,夯实基础财源。一是在财源建设项目上培财。每年,我们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全县筛选100个潜力大。增税快的财源建设项目,尽量做到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