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本文针对运筹学的学科特点,立足于管理类专业运筹学的教学要求,阐述了管理类专业运筹学进行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运筹学实验教学方面的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2.
科学考察交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对碳减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利用STIRPAT模型定量分析了2002—2016年青海经济发展水平(以人均GDP表示)、交通自身影响(客、货运周转量)、技术进步(以能源强度表示)、城市化率和私人汽车拥有量对交通碳排放的影响。通过岭回归模拟结果可知,各影响因素与交通碳排放总量均呈正相关关系,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为:城市化率能源强度客运周转量货运周转量人均GDP私人汽车拥有量。在此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基准情景和6种减排情景,预测了青海交通未来的碳排放量,结果表明,青海交通碳减排的重点是提高技术水平,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交通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3.
卞利花  丁生喜 《价值工程》2015,(11):218-221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及模型,对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2009~2012年生态足迹及万元GDP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近年来,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人均生态足迹基本上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万元GDP生态足迹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青海省重点开发的26个区域在生态足迹方面差异极大。因此,提出了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和推进城镇化等实现青海省重点开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效益视角依据青海省2000—2012年三次产业相关数据,从产值结构、就业结构、比较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偏离度四个方面对青海省西部大开发以来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青海省产业结构各项指标趋于优化,但比较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偏离系数较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很不对称,产业结构效益偏低,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