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贸易经济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导致残疾的首要原因,尤其是老年人群.某种疾病所导致的残疾负担取决于该疾病患病率的高低和该疾病致残作用的强弱.本文旨在估计我国老年人口各种慢性病的致残作用.利用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抽样调查数据,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了14种慢性病的致残作用.在控制老年人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和自评经济状况后,痴呆症、中风、肿瘤/癌症、糖尿病、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骨质疏松症、关节炎和高血压具有显著的致残作用.致残作用最强的为痴呆症,中风也具有很强的致残作用.致残作用处于中等程度的包括肿瘤/癌症、糖尿病和心脏病,而慢性支气管炎、骨质疏松症、关节炎和高血压的致残作用相对较弱.城市和农村呈现一致的结果.要有效降低慢性病导致的残疾负担,一方面要降低致残慢性病的发生率,另一方面要有效降低致残慢性病的致残作用,尤其是对于致残作用较强的慢性病.  相似文献   
2.
社会经济地位是影响健康和健康不平等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大量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间存在稳定的正向梯度关系,但对这一关系如何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却了解得不多.使用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双变量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和集中指数分析了城市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社会经济差异的年龄模式.结果表明,我国城市老年人ADL丧失水平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但ADL丧失的社会经济差异却随着年龄增长而缩小,呈现明显的收敛趋势.研究结果提示,在进入老年阶段之前和老年早期,缩小健康社会经济差异对于推迟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丧失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