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5篇
贸易经济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长期以来,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陷入了资源诅咒,产业结构存在着双重同质化、高碳化、低端化以及国企改革空心化的弊端。当中国经济下滑压力增大,由“高增长”迈向“中低速增长”的经济换档期时,黑龙江省经济率先触礁。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应当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出发点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走集约高效、绿色环保之路。  相似文献   
2.
3.
中小企业遭遇就业“寒冬”:数量与质量的双重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曾是我国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其直接就业创造和间接就业创造功能为解决我国经济转型期的失业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中小企业创造的就业岗位质量相对比较低。2007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法制环境的变化,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严峻的考验,遭遇了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的双重挑战。然而,危机的同时也意味着产业升级机遇的来临。为顺利渡过这一就业“寒冬”、抓住产业升级的机遇,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均应做出充分准备,以防范我国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的严重下滑,实现“三位一体”的就业保障。  相似文献   
4.
发展低碳农业的基本路径是调整农业内部的经济结构,以黑龙江省为例,应从土地利用结构、农林牧副渔的附加值结构、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基础设施等几方面入手。因此,必须进行机制体制创新,包括: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利益补偿机制;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经验,推进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新型实现方式,创新土地流转制度;推进龙头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强化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相似文献   
5.
通过考察黑龙江省公共投资的增长效应和环境效应,得到结论:目前黑龙江省的公共投资是低速增长、轻度污染类型的。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持续的双重目标,即实现绿色经济增长,应当向高速增长、轻度污染类型的公共投资结构转变。这要求,减少在基础设施上的公共投资,增加在教育科技领域和污染治理方面的公共投资。  相似文献   
6.
国福丽 《北方经贸》2014,(12):25-26,31
为了走出"政治经济学疲劳症"陷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必须重视理论创新。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经济学家围绕后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和经济危机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国内学者则针对人口问题、养老问题、住房问题、对外开放问题、国企改革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热点问题提出了新的政策思路。这些理论创新成果应该有选择性地有机融入政治经济学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7.
我国商品房市场价格的持续上涨是供求矛盾加剧的结果。这种供求矛盾既有总量性的也有结构性的。因此,要稳定商品房价格,必须从调整市场供求总量和供求结构入手。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长期呈现重型化特征,带来了能源消费结构的高碳化。由于污染贡献率较高而经济贡献率较低,农副食品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饮料制造业是黑龙江省水污染治理的4个重点行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是黑龙江省大气污染治理的俩个重点行业。发展低碳经济,应着眼于长期,通过产业结构和资源结构的双重调整,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