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贸易经济   13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2010年世界新船市场有所回升.但日本造船业外受中、韩造船企业竞争夹击.内有日元升值带来竞争力下滑.日本造船业新船订单有所恢复但依然在低位运作。整体来说.日本造船业依然采取保守发展的态度.但是经营策略变得更加灵活.并加大了对绿色环保等新船型技术研发力度。  相似文献   
2.
在上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深受重创的韩同航运公司以极低的价格向尉外投资者出售了112艘船舶。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中.韩同政府为了避免历史重演以及资产流失.提高航运公司流动性资金.加大了对航运公司的融资支持。  相似文献   
3.
加强政策指导全方位支持本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 韩国方面,2013年初韩国政府积极推进经济改革,对政府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为船舶工业全面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除新增海洋水产部外,船舶工业主管部门韩国知识经济部重组为产业通商资源部,进一步强化了对外交流合作,并成立造船和海洋工程设备部门,全面支持船舶和海工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接单现尴尬海外拓展忙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Et本造船业一直处于衰退的态势。受人力、钢材成本较高等历史因素的影响.加上危机后日元的强劲升值.使得13本船企在接单方面处于比较尴尬的态势。一方面.日本造船业尽管在技术方面依然存在优势.但是受日元升值等因素影响在承接高技术船订单不敌韩国造船业。另一方面.在散货船等普通商船领域.日本造船业尽管产品性能较佳.但是在成本方面又着实不敌中国造船业。在这种情况下.13本造船业新接订单量呈现下滑态势.2011年日本造船业新接订单量仅为290万载重吨.甚至低于2009年船市低谷时期。2011年年末日本造船业手持订单量为5315万载重吨.按2011年造船完工量推算.仅可维持一年半左右。  相似文献   
5.
在船市极端不好的情况下.接单一下滑、利润下降已经成为全球船企的共同问题。为平稳度过后危机时代.确保提升产业竞争力.上半年日韩造船业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相似文献   
6.
2009年底至2010年初.韩国成东造船在散货船市场疯狂揽单的速度让人瞠目结舌。成立不过短短7年的成东造船是如何快速发展成为散货船市场上的抢单王?其中有没有中国船企可以借鉴的地方?很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7.
韩国船舶工业强调实现产业由"量"的发展向"质"的发展路径转变;而日本船舶工业在强化其技术竞争优势的同时,则更加注重促进其产业的蜕变。自1949年美国占领军当局批准日本造船业重新开工至1956年,日本仅用了七年的时间就一跃成为位居全球第一的造船大国。20世纪70年代在船舶业起步的韩国后来居上,在21世纪初期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并在继续提高造船能力的同时,逐渐由大变强,跻身世界主流海洋工程装备供应商方阵。称雄之路二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受到政治和经济的限制,舰船生产一度停止  相似文献   
8.
毋庸置疑.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第一造船强国——韩国造成了可谓是“终身难忘”的影响。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韩国造船业显露出些许回暖的迹象,主要表现在新船订单略有增加.经营业绩出现环比增长,撤单、改单程度有所放缓,但这并不意味着韩国造船业已经开始复苏。笔者认为,这仅是在底部进行的阶段性反弹,真正的考验将在2011年。  相似文献   
9.
屋漏偏逢连夜雨,新接订单量再创新低 日本造船业自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可以说发展一直处于“点背”的状态.2010年上半年.日本造船业在当时船价较低.手持订单较为富裕的情况下.对新船市场保持了观望态度。2010年下半年.船价有所回升.日本造船业想承接订单时又逢日元大幅升值.日本接单竞争力大幅削弱并出现日本本土船东订单流失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世界造船业未来发展走势尚不明朗,中、日、韩三国造船企业均在竭力经营,力求顺利度过危机,为数年后船市复苏做好准备。日本三菱重工大刀阔斧地对包括造船部门在内的整体业务结构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三菱重工究竟意图何在,其自身发展及走势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