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6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3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贸易差额的衡量:基于所有权还是所在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借鉴西方主要国家和有关国际机构在为建立基于所有权的国际贸易统计框架所做方法研究和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尝试确立完整的基于所有权的双边贸易差额统计框架,并且把这一原则与现行的跨境贸易差额进行了比较。一方面指出现行的跨境贸易差额高估我国贸易利得的主要原因,是外资企业净出口被计为中国的出口,而实际上它是外国资本在国际化生产中获得的贸易利得;另一方面为将来如何调整统计口径、得到反映现实的统计结果,提供可供参考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从货币内生性看利率下调之必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浅议财政政策与货币供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议财政政策与货币供给的关系孙华妤自从“凯恩斯革命”以来,财政政策已成为世界各国调整总产出,实现政府宏观经济目标的方针措施之首选。由于财政政策是直接作用于社会总需求,再由总需求的变动引致总供给即国民收入的变动,但国民收入的变动必须有货币供给量的变动相...  相似文献   
4.
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性检验——基于1994-2004年数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葛兰杰因果方法对1994-2004年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性进行的检验结果显示:在独立性方面,利率不是货币数量的葛兰杰原因,说明考察期内中国货币政策总体上保持了对外独立性,否定了钉住汇率制度是造成中国货币政策不独立的先验判断;在有效性方面,仅显示货币数量M0对物价有肯定的正向影响,货币数量M1和利率对产出及物价的影响力均不显著。这意味着货币政策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金融体系发育不成熟、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健全等内部因素,而不应归咎于传统钉住汇率制度的外部制约。因此,提高货币政策效果的策略应该是加速金融体系的发展,完善企业治理结构,而不是放弃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汇率管理方针。  相似文献   
5.
孙华妤 《世界经济》2007,30(1):29-38
本文应用误差纠正模型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讨论1998~2005年中国实行传统钉住汇率制度时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对外自主性。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方面,检验结果显示,货币数量对产出和物价的影响均不显著,仅贷款利率在个别模型中对产出有负向影响。在货币政策的自主性方面,由于误差纠正模型检验未发现利率变动可以导致货币数量同向变动、格兰杰因果检验也不能拒绝外汇储备变动不是各层次货币数量变动的原因,所以本文不支持传统钉住汇率制度已经对中国货币政策自主性产生系统性制约作用的假说。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规范的开放宏观模型和比较静态分析方法,讨论了固定汇率制度或浮动汇率制度下、如果没有政策的干预,面对真实或名义瞬时冲击时的产出和物价的自动稳定性。分析表明,两种汇率制度下经济稳定表现与经济系统的结构参数有密切的关系,没有一个汇率制度在所有情形下都表现得最好。但对特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特征和外生冲击来源的可能性来说,相对于浮动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更利于经济的自动稳定。  相似文献   
7.
应用增加时滞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滚动估计(surplus lag VAR rolling estimation)检验方法对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时期中国各层次货币数量对价格水平的因果关系做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自1998年进入通货紧缩时期后货币政策的作用有减弱趋势;而在早期通货膨胀期间,货币供给有显著的内生迹象。除了M_0在1990年4月到1995年3月以外,没有迹象表明M_0、M_1、M_2是价格水平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货币供给量不是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8.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目标、障碍和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华妤 《金融论坛》2004,9(9):10-14
利率市场化的实现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借贷市场资金的供求均衡决定利率总水平;二是在微观层面上,表现为具体融资项目的当事人根据项目的特点,通过协商或讨价还价,自主决定融资项目的利率.目前,我国整个利率体系的基准利率确定困难、商业银行风险定价能力不足以及利率市场化之后可能出现的存贷利差缩小是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主要障碍.本文认为:我们应根据现有市场条件构建基准利率指标,为各具特点的融资项目提供合理的定价基础;商业银行应在市场建设的同时积极实践,以提高风险定价能力;商业银行之间应避免过度竞争,以保持合理利差.  相似文献   
9.
三元结构下的国别法两国贸易顺差——投入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二元结构下,国别法贸易顺差等于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中的投入表法构造了一个三元结构下国别法贸易顺差核算模型,其主要目的是研究在三元结构下国别法双边贸易顺差与双边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异同。研究的主要结论为:在三元结构下,二者将会有显著的不同。这意味着对我国这样一个世界上最主要的外国直接投资接受国来说,在用国别法研究双边贸易时,简单套用二元结构下的BEA法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相似文献   
10.
中国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的关系   总被引:101,自引:0,他引:101  
本文提出的综合理论框架全面分析描述了以稳定物价水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为目的的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的关系 ,着重对中央银行干预股票市场的必要性和有效性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文应用的动态滚动式的计量检验方法适应中国经济体制不断调整的特征 ,不但可以完成我们的理论分析 ,更可以检测中央银行对股票市场干预的机制及干预的有效性 ,从而分析进一步的政策含义 ,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制订和预期效果提供一个前瞻性的预测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