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贸易经济   11篇
  2014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磨铁做电影     
正中国最大的民营图书出版商谋求跨界转型,出书的也要拍电影了。出版业黄金十年很多人都认为现在的出版市场日渐萎缩,我认为传统出版还远远没到萎缩的时候——好公司活得都挺好的,都还在增长。一个行业总有做得好的,也总有做得不好的,发展慢的、做得不好的就会叫苦。但我没有看到特别大的变化,磨铁也在增长,不快,今年估计会比去年增长10%左右,而且是在出版图书品种数降低的情况下增长,所以我  相似文献   
2.
正4年时间,员工从5个人发展到300多人,市场从以色列国内发展到旧金山、北京等地,平台累计下载量达到25亿次,解决了数百家软件开发商的渠道和商业化问题——这就是Ironsource,以色列最大的软件分发平台。四年前,Tomer Ben Zeev和另外四个人一起创立了Ironsource。最初他们想做的并不是现在这样的智能终端管理产品,而是一个让用户在使用时有3D感觉的浏览器。他们花了好几个月研发浏览器,过程中每个人都感  相似文献   
3.
宋江爽 《创业家》2014,(6):68-69
正众包思维正在颠覆更多传统行业,包括地图。以色列的Waze就是典型的众包思维型地图产品。现在,以色列大概有两百多万辆汽车,Waze的地图APP也有约两百万用户。2013年,Google宣布收购Waze,交易价格超过10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正戴周颖认为机锋网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关键节点是拿到CA的投资。机锋网最早做的是论坛,也积累了一些不错的开发者资源。2009年,安卓问世不久,专注于安卓的公司还不多。当时Google play被中国阉割掉了,很多手机厂商自己做的应用市场不好用。在那个时间点,我们希望机锋网的定位能从论坛过渡到渠道。我们跟机锋网的负责人聊得比较深入。我们对产品的每个细节都给出了意见,也提出了我们对于内容分发平台的想法。在机锋网转型过程中,它可能多多少少  相似文献   
5.
正现在手机是很多人的情感所在,要围绕手机做文章。2008年,清华大学本科毕业后,我来到斯坦福大学读书。在入学第一天的新生Party上认识了陈欧。陈欧是中国留学生中最帅的。一聊,原来我们都曾在Google实习过,而我之前常玩的游戏平台GG就是陈欧创办的。当时我就觉得,这哥们儿挺牛X的。在斯坦福,很多学生想创业——可能十  相似文献   
6.
正以患者为中心,优化模块设置,丰富后台数据,由点及面式布局,杭州卓健能否据此星火燎原?2007年,在美国做了3年关于肿瘤生物学方面的博士后研究后,我便回国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工作。此后迄今,我也曾涉足SP领域的创业,后因政策变化,被迫浅尝辄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我于2011年创建了杭州卓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最初我们做了一款名为"掌握健康"的产品,这是一款集健  相似文献   
7.
正做投资,比利益更重要的是成长投资手游平台小奥时,我并不是特别了解小奥创始人孙健的战略方向。我跟孙健是校友,认可他这个人,所以2010年就投给他200多万。当时小奥已经做了蛮长时间,由于移动支付不成熟,智能机也没普及开来,所以在很长时间内小奥都是苦苦坚持。那几年培育了孙健他们对创业和用户体验等方面的认知,他们想明白了很多事。等到安卓手机开始普及后,他们把握住了手游的第一波潮流。我对于小奥发挥的作用是提一些建议,让他们从  相似文献   
8.
正我认为纸质书永远都会有它存在的价值——纸质书才能满足人们对于系统化、深度化阅读的需求。磨铁的图书产品线很齐,但是未必有把每条产品线都做好的能力。主要是产品太多了,从这些产品的源头——图书选题的选择上过于宽泛,导致部分图书的质量不高。还有就是做这些产品的编辑的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的。另外,管理也很有问题。有的管理从表面上看,是可以让分工更明确,效率更提高;但图书出版毕竟是一个文化创意产业,里面有一些东西  相似文献   
9.
宋江爽 《创业家》2014,(6):64-65
4年时间,员工从5个人发展到300多人,市场从以色列国内发展到旧金山、北京等地,平台累计下载量达到25亿次,解决了数百家软件开发商的渠道和商业化问题——这就是Ironsource,以色列最大的软件分发平台。  相似文献   
10.
宋江爽 《创业家》2014,(5):116-117
正作为"劲霸·创富汇"这一服务于广大创富族群组织的发起创立者,劲霸男装多年来也一直在品牌事业规模的发展壮大过程中,为数以千计的终端销售合作伙伴,提供着创富成功的机会。而与劲霸携手共同走过二十年风雨,为劲霸在河南区域市场创造出令竞争对手艳羡业绩的陈正红夫妇,正是其中最具创富精神的代表。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本期"寻找中国创富微力量"专题,就让我们前往郑州,一起探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