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导致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受到制约。影响河南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因素是城乡产业的迥异、城乡割裂的二元经济结构特点、城乡居民人力资本的差距、工业优先发展的措施和体制等。应采取改善农村人力资本状况,加大农村教育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迁移,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链等措施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2.
采用归纳和比较的定性分析方法,运用二元经济结构和传统农业理论,对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理论界定及转移特征、转移的制约因素、转移的措施及政策进行研究。研究显示:(1)河南省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速度加快及总量加强;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学历越高转移越充分;移地域上以省外为主,乡内为辅等特征。(2)制约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效的因素是农村自然资源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排斥力;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的城乡吸纳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机会成本(经济、心理成本、制度摩擦)的转移摩擦力。(3)促进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措施是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深化配套制度改革;规范农村劳动力市场;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  相似文献   
3.
河南的金融业通过多种途径促进经济增长,但存在的问题制约了经济建设的高效发展。本文运用实证分析与理论逻辑论证方法对当前河南省金融与经济同比发展间的结构关系、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河南省金融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不充分的促进作用,储蓄投资转化率与经济增长间无稳定关联,对经济增长起到一定推动作用。2)河南金融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是,金融资产与生产总值的比逊色全国水准,金融业功能不健全;金融机构存贷款比率等低于全国水平,基本生产资料元素要素流失,阻碍地方经济稳步前进;金融市场不规范标准,地方金融机构不健全。3)金融业改革方法为,改善金融发展的硬件环境;扩从金融规模,增强地方金融的综合实力;促进金融机构改革和创新,提高金融质量与效率;培育和完善直接融资体系,与间接融资互为补充;改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产业经济学是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核心课程。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可以解决课时缩减带来的教学难度加大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鉴于课程改革需要与课程本身的教学特征,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面临着诸多问题:课程属性归属问题;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脱节问题;考核目的与考核手段之间的冲突问题等。应从教学方法的丰富、教材体系的推陈出新、考核方式的多样化等角度进行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5.
尹凤哲 《消费导刊》2011,(13):89-89,102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既是金融部门的责任,也是金融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并且金融支持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本文就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指出了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