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贸易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内外贸一体化是数字时代下流通领域实践探索的前沿方向。数据要素作为动力引擎,为内外贸一体化提供全新的赋能路径。数据要素赋能内外贸一体化的内在机理分别是通过优化要素流动,促进内外贸市场资源共享;通过加快联动管理,深化内外贸流通体制改革;通过提高流通算力,推进内外贸流通渠道衔接;通过升级生产技术,加强内外贸企业供给创新。赋能进程也存在一些现实困境,如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与国内需求疲软、内外贸税收政策与结算模式仍存在差异、内外贸标准规则认证与监管体系有差别、内外贸业务模式与市场开拓渠道不同等。相应地,数据要素赋能内外贸一体化的实践进路体现为新业态新模式激活国内需求市场、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供应链韧性、制定统一的内外贸财政金融政策、推进内外贸行政联动管理数字化和促进内外贸企业内部建设智能化。  相似文献   
2.
张姣玉 《中国物价》2024,(2):109-112+117
彝族刺绣自古以来便是彝族文化与日常生活深度交织的物质表征之一。新时代随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即民族“三交”的持续深入加强,彝绣逐步实现了从传统文化产品向市场商品转变,进而在空间范围内实现了从偏远山村到现代都市的跃迁。本文从民族“三交”推动彝绣市场拓展的内在机理分析着手,在供给方面,企业家才能、劳动者素质技能在民族“三交”中不断提升,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在需求方面,消费者需求在民族“三交”中持续产生,增加消费粘性;在中介方面,政府构建民族“三交”的载体与平台,破除供给方与需求方链接的梗阻点。这在微观、宏观方面影响彝绣市场拓展,优化了彝绣供给结构、增强了消费者购买意愿、扩大了彝绣受众群体。彝绣不仅成为本民族和中华文化认同的文化载体,彝绣市场拓展也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促进文化产业大力发展的典型示范。  相似文献   
3.
张姣玉  罗莉 《国际贸易》2024,(3):22-29+41
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内外贸一体化是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扩大内需的必然要求。文章诠释了新质生产力与内外贸一体化的内涵维度、表征维度、价值维度,厘清了新质生产力推进内外贸一体化的逻辑理路,分析了新质生产力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中的制约瓶颈,并提出了相应的纾解方略。其逻辑理路具体表现为:通过技术突破性创新以增强全球供应链整合性、生产要素高效配置以推动贸易结构升级优化、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以加强全球价值链延展性、新业态新模式形成以拓展全新的贸易空间。目前,新质生产力推进内外贸一体化的进程中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基于此,其纾解方略应当采用前沿技术升级完善新贸易基础设施、多方参与确立培养体系和加强在职培训、推动技术标准统一及构建数据同步机制、更新多边贸易协议及建立区域贸易协定。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