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贸易经济   1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国有关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法律规范或者原则性较强缺乏可操作性、或者位阶较低不具有广泛性、或者针对特定产品适用面较窄。所以,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制定有关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基本法律和针对特定行业的特别法律,同时建立明确的缺陷产品召回管理体系,以形成保护消费者、维护市场安全与稳定的健全的法律制度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企业转让是指为了一定的营业目的通过签定合同将企业作为一个有机组织体的全部财产或部分重要财产进行有偿转让的活动。它是企业的所有权在不同的市场主体之间的移转,既不同于货物买卖也不同于企业财产的转让。企业转让制度在《德国商法典》、《日本商法典》和《韩国商法典》中都有专门规定,但在《澳门商法典》中规定的更为全面,主要涉及商号、债权债务关系、竞业禁止和劳动关系内容。建立企业转让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内在体现,对我国发展经济和解决就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符合我国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营业转让过程中,主要涉及商号的转让、债权债务的移转、转让人竞业禁止及劳动关系继受问题.其中所涉主体众多、社会影响面最广的无非是企业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是否随营业一并转让的问题.本文在描述了我国相关现行立法及社会现状,并在全面、详细介绍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立法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和法学的基本理论,得出如下结论:劳动关系应随营业转让一并转移才能最有效保护劳动者利益,亦体现了人权至上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民法典》中关于合同法定解除权的制度继续沿用《合同法》法定解除权的相关内容,同时明确了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期限。法定解除权作为合同解除制度的重要设计,其能否通过当事人约定的方式排除适用却在司法实务界一直存有争议且现实中不乏不同判决和司法观点。法定解除权作为形成权,不宜用任意性法律规范和强制性法律规范的视角解读;在法定事由出现前亦无法确定权利主体故亦不可事先抛弃,它的存在有着不可替代的法益和司法价值。因此,法定解除权不可以任何形式的约定予以排除适用。  相似文献   
5.
营业转让是指通过签订合同将客观意义上的营业全部财产或部分重要财产作为一个有机组织体进行转让的经济活动。营业转让制度作为商法中的一项制度,它与商法中的其他制度一样是商品经济活动在法律中的体现和反映,而且它作为商法总论营业制度的一项子制度,与公司合并、资产转让有所不同:公司合并适用"概括承继原则",而营业转让遵循契约自由原则;资产转让仅指单个财产的让与,而营业转让所涉范围、程度要更为复杂。另外,它与企业转让的内涵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根据沪深两地的《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04年修订)》第10·1·1条规定,是指“上市公司或者其控股子公司与上市公司关联人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或者义务的事项”。近年来,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用其对上市公司的控股地位,做出不利于小股东的决策,使小股东利益受到侵害的事件频频发生。其中就包括有控制地位的股东利用箕优势地位,与公司进行关联交易的时候谋取个体利益而损害小股东的利益,这种不公平关联交易现象在我国公司运行实践中相当严重。如何在这种关联交易中保护好小股东的合法利益,就成为当前证券市场上一个热点问题。“在当前情况下,加强和完善对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公司法律制度,是我国股市健康运转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高职类国际贸易专业的法学教育主要分两块,即经济法教学和国际商法教学,分别对应经济法课程和国际商法课程。很多从教人员认为经济法课程和国际商法课程内容存在重合,建议取消经济法,只保留国际商法课程。对此,文章认为,经济法作为基础课和国际商法作为专业课,都有存在之必要;但针对二者所含内容的部分交叉,所以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改革思路是首先应重新整合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其次应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经济法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另外,鉴于劳动法的现实性,劳动法律制度的教学应从经济法课程中剥离出来,集中于学生毕业实习前进行专项培训,方能更好的达到实用之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