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自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国网山东营销服务中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按照改革总要求,以深化企业功能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统筹推进党建融入企业治理、制度建设等10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取得积极成效,企业治理效能稳步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信用证欺诈例外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信用证本身特有的独立原则,银行在信用证结汇中只对单证作表面的审查,而不审查货物与基础合同,这样的制度设计导致国际贸易中利用信用证进行欺诈的案件屡屡发生。鉴于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采取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来进行救济。与此同时,欺诈例外原则滥用的问题也产生了。欺诈例外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信用证的固有机制,损害了合法受益人及善意第三人在信用证项下的利益,因此对欺诈例外原则应予以法定化、明确化,以制约欺诈例外的滥用,从而发挥其最佳效用。  相似文献   
3.
离岸金融由于其国际性和外部性的显著特征,决定了它相较于传统国际金融市场具有更高的风险。反思我国离岸金融发展历程的坎坷起伏,其症结就在于对离岸金融法律监管的缺陷。因此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进一步完善我国离岸金融监管法制,协调管辖冲突,设置科学合理的分离渗透型监管模式对于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安全和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WTO法律体系不是一个封闭的法律怪圈,非WTO国际法规范在理论上具有适用于WTO案件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在实践中WTO争端解决机构也曾适用非WTO国际法规范解决成员方的贸易争端。适用的渊源包括一般法律原则和国际条约,适用的方式包括直接适用和"作为解释的证据和材料"。而中国在中美文化产品案中的败诉凸显出WTO的文化贸易立法不具自足性,无法保证成员有效维护本国文化主权。在WTO现有文化贸易立法之外,存在适用《文化多样性公约》等非WTO国际法规范的可行性。认识到这一点,对于处于国际文化贸易弱势地位的中国具有另辟蹊径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反垄断法应有效地制约垄断企业滥用其具有的支配力量,其中反垄断法的适用问题直接牵涉到反垄断法的各方面效力范围,具有重要价值。垄断的认定应坚持行为主义模式而非结构主义模式;反垄断法应重点规范行政垄断而非经济垄断;反垄断法应允许必要的适用豁免;反垄断法可以被赋予适当的域外效力。  相似文献   
6.
信用证欺诈例外制度的衡平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信用证本身特有的独立原则,银行在信用证结汇中只对单证作表面的审查,而不审查货物与基础合同,这样的制度设计导致国际贸易中利用信用证进行欺诈的案件屡屡发生.鉴于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采取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来进行救济.与此同时,欺诈例外原则滥用的问题也产生了.欺诈例外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信用证的固有机制,损害了合法受益人及善意第三人在信用证项下的利益,因此对欺诈例外原则应予以法定化、明确化,以制约欺诈例外的滥用,从而发挥其最佳效用.  相似文献   
7.
论商业特许经营中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帅梁 《特区经济》2010,(6):234-236
知识产权的运用是商业特许经营的核心特征,每一项特许经营都包括知识产权的集中许可和使用。但是由于知识产权所具有的无形财产权的性质,很容易被相关的利益方侵犯,发生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因此为商业特许经营中的知识产权提供法律保护这一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认为,特许人应承担知识产权权源保证或瑕疵担保义务,被特许人也应负起保密等先合同之附随义务。在商业特许经营过程中,对注册商标、企业标志和专有技术提供规范的过程保护也至关重要。另外,本文还分析了当发生第三人从外部对商业特许经营中的知识产权进行时,如何在特许人与被特许人之间确定原告资格,以及另一方的协助诉讼义务。  相似文献   
8.
商业特许经营被誉为20世纪最成功的商业模式。其原本属于私法范畴,但国家也有必要对其运作过程中的弊端进行法律管制。国际上存在的典型管制模式包括信息披露、知识产权保护、权利义务关系以及竞争法律模式等。本文在这一基础性的认识上,详细分析了中国《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的管制模式,认为中国在这方面的立法具备了国际化和现代化的特质,并提出了若干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