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贸易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进入21世纪,国际资本呈现向中国,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快速流动的趋势,“长三角”已成为投资热土。我省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更使江苏成为国际资本的重要集聚区之一。能否抓住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水平,事关沿江新一轮经济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2.
韩贞是泰州学派平民弟子,以制陶为业,李春芳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状元宰相,两人早年曾一同求学于王艮。他们两人不仅感情很深,而且经常一起探讨一些学术问题。李春芳为官清廉,关心民苦,以及后来辞官归隐,都受了韩贞一定的影响;韩贞坚持在乡村以教化民,普做善事也受到了李春芳的鼓舞与支持。  相似文献   
3.
文化传播是文化融合的基本途径。泰州处于吴头楚尾,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江南曾有大批平民迁居泰州。此外由于泰州历史上就是全国最大的产盐区,富庶、平安、繁荣的商业景象,吸引了大批的江南商人、雅士来泰州或经营或游历,一方面促进了江南与泰州的文化交流,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泰州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会组织的功能越来越大,培育社会组织的任务也成为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近年来,泰州在社会组织培育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科学、高质量地培育社会组织,增强社会组织能力,承接政府转移的部分职能?最重要的是实施好群众需求导向策略,实施好多元主体培育策略,实施好社会组织繁殖、复制策略,实施好社会组织能力提升策略,实施好社会组织管理完善策略。通过五大策略的实施,提升社会组织培育水平。  相似文献   
5.
张树俊 《重庆与世界》2010,27(11):42-45
郑板桥强调为人以善,主张仁和之政。他认为,国与国之间,邻里之间,人与人之间都要有仁善之心,和善相处,为官者更要以推行仁和之政为自己的首要任务。郑板桥反对杀戮,反对用重刑,他非常赞同中庸的思想,处事断案主张中庸宽和,少下狠手。郑板桥的正义感很强,他审案断案心存正义,关注平民,扶助弱者,深受民众赞誉。  相似文献   
6.
张树俊 《嘉兴学院学报》2012,24(1):83-87,112
胡瑗的辩证思想主要是通过"变易之道"来表述的。他善于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分析问题,提出了物不可以终动,动必有所止;物不可以久进,进之不已必有所伤;物不可久难,难必解而散之等一系列辩证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醒人们乐不可极,志不可满;刚不过暴,柔不过怯,使所行之事、所施之道,刚柔相济,皆得其中。此外,他还从事物发展的规律出发,主张顺势而变,推陈革新。  相似文献   
7.
郑板桥一生非常曲折,既饱尝了家庭生活的艰辛,也经受了社会生活的痛苦。可以说,他有五大悲苦,一踵接着一踵,所以郑板桥是一个大苦闷者。但郑板桥自我调节,自寻其乐,并以"剧终之平"这一哲学理念指导人生,用坚强的意志战胜一个个困难,化解了一个个心理矛盾,所以他一生安然,苦中自乐,给人仍然是一个风雅快乐、诙谐有趣的名士形象。  相似文献   
8.
我国宋代义理易学先驱、著名的教育家胡瑗,禀承孔子"正身"思想,强调为官之正。他认为,为官之道必正其心。当官就要有天下为公之心,有发而为善之心,有至公至平之心。同时认为,为官之道必正其欲。为官就要正己,正己必节其欲,必新其德,必控其情。他还认为,为官之道必正其近,而正近必先正家,必须择友,必须防近。特别是要防止身边的随从钻自己的空子,影响自己的清正之名,坏了国家的大事。  相似文献   
9.
郑板桥是历史上为人称道的好官,也是清代极为重要的人文画家。郑板桥认为人的德与福是辩证统一的,多德多福,所以他强调在处世方面要以德接人。郑板桥对自己的作品有足够的自信,但他自信而不自大,喜欢自谦,也喜欢赞人,对他人及其作品都非常尊重。郑板桥的报恩情节较重,凡是对他有恩的人都力图报答。郑板桥主张广泛交友,因为交友可以合作,可以相互学习和影响。同时,郑板桥强调交友必须至诚,人与人之间应该讲真实,讲信用,真诚相处。  相似文献   
10.
王艮是明代著名的平民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灶丁出身,立志成圣,一心向学,终成一代平民儒学大师。王艮终身不仕,致力讲学,大胆进行理论创新,他以自然为宗提出了以身为本、百姓日用是道等著名的新的理论观念,独创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第一个极具启蒙性质的平民哲学学派——泰州学派。王艮的弟子们继承和发展了王艮的思想,并将泰州学派思想推广至全国大部分地区,在海内外均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