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2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0 毫秒
1.
在我国现有的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内控管理相对比较薄弱,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控,不仅能提高事业单位的财会管理效率,同时还能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本文认为从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加强会计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该项工作。  相似文献   
2.
针对丁醇预精馏塔脱水困难,造成产品异丁醇含水量高、塔盘温度梯度紊乱、预精馏塔塔釜蒸汽消耗量大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在参考工艺设计基础数据的前提下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法,付诸生产实践,显著降低了产品中的水含量,稳定了塔盘温度,减少了塔釜蒸汽用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做了简要介绍,并从高校为适应该制度而应转变财务管理做了一些思考,如完善高校的预算体系、理顺内部财务管理关系和建立政府采购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山东茂华硅工有限公司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由地方煤矿接收组建的老单位,到七十年代因煤炭枯竭,产业转型生产水泥和陶瓷,发展一直不景气,后主管局又将其并入山东里能集团跨区域发展水泥,配以少量的劳务加工生产,多年来公司苦苦探索寻找新的生产门路。  相似文献   
5.
论绿色标签的价格效应和环保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探讨绿色标签的价格效应和环保效果。采用的市场结构为:消费者和生产者各分为两类:一类是环保者,另一类是非环保者。生产者是价格接受者。本文的结论如下:由于绿色标签类似于公共产品的供给,存在外部性,它的环保效果依赖于市场中环保消费者的比例和他们的环保意识。若该比例大且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强,则环保产品增值大且环保效果好,否则反而刺激非环保产品的需求增加,污染环境。此外,绿色标签不是帕累托改进管理工具,总有一部分人的福利受损;在国际贸易中,和贸易禁止、高环保标准等制度相比,自愿的绿色标签制度能缓和贸易冲突,提高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6.
7.
针对房屋建设中房屋施工技术的应用,做了简单的论述.屋顶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保证房屋的质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施工技术要点的把控.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生产力和资本国际化的迅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各种联系和依赖关系不断增强,形成了高效运转的国际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就是其突出表现。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本文主要采用文义、文献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比对分析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经济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认为融入全球经济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中国家还是要积极的融入全球经济,这对于其自身和全球经济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有机农业的兴起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机产品的销售额以20%多的速度增长,同时,因为贸易壁垒和质量低下,我国农产品贸易出口增幅少于进口增幅,出现贸易逆差。本文建立产品垂直差异完全竞争模型,分析世界有机农业的兴起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主要结论为:1)世界有机农业的兴起加剧了农产品的竞争,减少了我国常规农产品的需求;若我国也出口有机农产品,那么竞争将更为激烈,进口国两类产品和我国的常规产品的利润都下降,但我国农产品销售总体份额增加。2)消费者的福利随着产品竞争加剧而增加;从局部均衡看,有机农业有助于改善环境。3)一定条件下,进口国提高产品的最低标准将有利于我国常规农产品的出口,有机农业面对的技术贸易壁垒更为隐蔽,所以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提升县域农民工市民化质量是县域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4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逐级等权平均法对县域农民工市民化质量进行了全面测度,然后采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方法对测度结果进行分析,并从群体的视角进一步探讨了县域与非县域农民工市民化质量存在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县域农民工市民化质量较低,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县域农民工市民化质量低于非县域农民工。(2)从差异分解看,县域与非县域农民工市民化质量的差异主要是地区歧视造成的,这种地区歧视主要表现为教育回报率的差距,非县域农民工的教育回报率要远高于县域农民工。(3)农民工市民化质量的县域与非县域差异随着分位数的提升而增大,但系数差异造成的地区歧视越来越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