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4篇
贸易经济   15篇
农业经济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是我国会计制度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 ,其政策实施将会使我国会计制度进一步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文章从无形资产的特点出发 ,就实施该制度及准则的必要性和实际可操作性进行了系统分析 ,进一步指出了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提出了实施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直销业从登陆中国到立法走过了异常曲折的道路,由直销的定义开始解析直销,理性分析开放直销市场对我国的冲击,发现直销业在我国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几条促进我国直销市场规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股票投资的风险规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股票各种风险的分析,有些风险是可以规避,有些风险是无法避免。对于可以规避的风险,利用数理统计证明它的可行性。根据证明结论,提出了规避股票投资风险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循环经济及发展县域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循环经济是针对工业化以来高消耗、高排放的线性经济或“牧童经济”而言的最佳经济模式。线性经济或“牧童经济”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型和一次性的,它通过将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最大特征就是两高一低,即“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最终导致自然资源的短缺和枯竭,并酿成灾难性环境污染的后果。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生态经济,是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和规律要求,实现特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总体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县域经济的显著…  相似文献   
5.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从根本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促进入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6.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从根本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最佳选择。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废物产量的最小化甚至零排放。循环经济是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的进一步拓展。循环经济从发展国民经济的高度和广度将环境保护引入经济运行机制;循环经济是经济…  相似文献   
7.
徐丙臣  许华 《商场现代化》2005,(28):151-152
本文说明了我国发展国际保理业务的重要意义,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国际保理业务遇到的问题,并就发展我国的国际保理业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实行农村会计委派制的意义。实行农村会计委派制,使农村财务内部会计监督转变为刚性较强的外部监督,摆脱了农村会计与村干部的利益或情感方面的纠缠,保证了农村财务公开的及时、真实、完整,这样村民就能及时了解本村真实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及村级重大项目的投资、承包等情况,它不仅可以促进农村干群关系,维护所有村民和村集体的利益,而且有利于村民参与对村事务的监督和管理,真正做到财务公开,实行民主管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说明了我国发展国际保理业务的重要意义,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国际保理业务遇到的问题,并就发展我国的国际保理业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从根本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最佳选择。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废物产量的最小化甚至零排放。循环经济是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的进一步拓展。循环经济从发展国民经济的高度和广度将环境保护引入经济运行机制。循环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和环境全球化的客观要求。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日益密切.增强我国环境竞争力,实现我国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要实现生态文明。循环经济作为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满足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共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