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家族企业这一企业形态正受到国内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家庭内部的利他主义及可能产生的代理问题却没有引起学者们足够的重视.家族企业中的代理问题存在着独特之处,这正是因为其嵌入到以亲子关系为代表的、以利他主义为特色的家庭关系之中.为填补和充实国内相关研究领域,本文根据国外有关家族企业的文献,对其中利他主义与代理问题的研究专门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做出了评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2.
家族企业这一企业形态正受到国内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家庭内部的利他主义及可能产生的代理问题却没有引起学者们足够的重视。家族企业中的代理问题存在着独特之处,这正是因为其嵌入到以亲子关系为代表的、以利他主义为特色的家庭关系之中。为填补和充实国内相关研究领域,本文根据国外有关家族企业的文献,对其中利他主义与代理问题的研究专门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做出了评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基于利他主义视角的家族企业代理问题与代际传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族利他主义构成了家族企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本文认为,家族企业中的利他主义不仅涉及代理问题,而且还影响代际传承.企业主若能区分单向与双向利他主义,致力于构建家族企业的道德价值观,就不但能够减少代理成本,而且还有助于"子承父业"的代际传承模式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针对国内学者往往将韩国的"新村运动"视为"新农村运动"和"新农村建设"这一误解,本文从汉语、韩文和韩国官方的英文解释出发,探讨了"村"与"农村"概念的差异,并从其起源、社会背景、宗旨、目标、内容与展开方式入手,分析、揭示了"新村运动"与我国"新农村建设"及"新农村运动"、"新乡村建设"之间的差异,进而在全面、正确地理解"新村运动"的基础上总结了该运动的历史经验教训,指出唯有注重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和谐发展,而不是将两者的发展对立起来;唯有在致力于经济开发的同时,加倍重视国民伦理道德建设和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以及社会的和谐、国家的整体发展和制度的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资源配置的视角来研究家庭中普遍存在的利他行为,由于利他行为本身并无法自动实现家庭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治理机制来消除利他行为带来的负面效应。本文在分析利他行为治理机制两难困境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析了信息不对称以及自我控制水平对治理机制效率的影响,研究认为不存在一种适用于所有状态的完美治理机制,应根据不同的情境引入相机选择的动态治理机制,以最大程度发挥利他行为配置资源的正面效应。本文最后在分析家庭利他行为治理机制的基础上,对当前民营家族制企业的治理机制也提出了相应启示。  相似文献   
6.
家族控制是当前国内民营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一个治理特征,本文研究“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及“家族成员涉入企业”这两类家族强化控制权方式对企业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降低了企业智力资本水平,而家族成员差序格局与企业智力资本水平呈正相关,并减弱了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对企业智力资本水平的负面效应。这一研究结论对当前民营企业从治理结构的角度提升智力资本水平,进而实现可持续成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国内学者往往将韩国的"新村运动"视为"新农村运动"和"新农村建设"这一误解,本文从汉语、韩文和韩国官方的英文解释出发,探讨了"村"与"农村"概念的差异,并从其起源、社会背景、宗旨、目标、内容与展开方式入手,分析、揭示了"新村运动"与我国"新农村建设"及"新农村运动"、"新乡村建设"之间的差异,进而在全面、正确地理解"新村运动"的基础上总结了该运动的历史经验教训,指出唯有注重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和谐发展,而不是将两者的发展对立起来;唯有在致力于经济开发的同时,加倍重视国民伦理道德建设和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以及社会的和谐、国家的整体发展和制度的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数据,将社会资本视作社会非正式保障,从社会信任和社交网络两个方面就个人社会资本对女性生育意愿的影响展开实证分析,并进行内生性问题的讨论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育龄女性的生育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主要作用在于减少育儿成本而非形成一定的养老保障;亲戚关系和朋友关系对女性生育意愿的影响是不同的,亲戚关系作为强关系有利于增强女性的生育意愿.最后,本文根据经验证据提出相关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