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贸易经济   2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哈耶克:您简捷梳理了“公正的旁观者”、“合宜性”、“同情”、“一致的估价”4个关键词,从自身逻辑阐释了长期纠结学界的事实上并不存在的“斯密问题”。两部著作浑然一体,两种看似相悖的人性假设是和谐统一的。“经济人”中“利己”的人性假设包含着“道德人”的“利他”成分,而“道德人”中的“利他”却又常常意蕴着某种“利己”。据此,我们亦可更深刻地领悟下面这句话的含义了,即“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亚当·斯密(1723—1790)出生于苏格兰柯卡尔迪,是古典经济学之父。他一生的理想是试图建立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系统阐明生存在宇宙中的这个无限而又联系着的人类活动体系的整个过程,以及人类社会这架大机器的运行机制。他勤奋好学,呕心沥血,留下的《道德情操论》和《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