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施鑫 《消费导刊》2013,(4):184-185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从生涯规划的角度对大学生理想教育现状进行调研,通过数据找出当代大学生在理想教育方面出现的问题,旨在从生涯规划视角为大学生理想教育提供可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和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鑫蓬 《中国市场》2010,(13):27-28
我国长期形成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现在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日益影响着农村的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本文通过总结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现象,并对其产生原因作了一些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供给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不断的普及,新媒体也称为TMT时代已经到来,人们凭借PC端口以及智能手机终端可以享受大量丰富的信息服务.金融作为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纽带环节一直都发挥着自身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网络金融在新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结合TMT时代的特点,深入探究网络金融在该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未来稳步发展的建设性策略.  相似文献   
4.
一、构建非现场风险监测体系的意义
  由于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竞争的日益激烈,现代保险企业,特别是财产保险企业(以下简称“产险企业”)的内部控制,正面临日趋严峻的管控压力。传统的内部控制体系,一般以定时、定点、定量的事后抽样方式进行,这在现代的产险企业经营体系中,已经无法满足内部控制体系高效率运转的需要。
  鉴于上述现状,现代产险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必须将风险识别和评估的重点前移至预防控制和过程控制。产险企业应当充分利用大数据量的信息平台和数据仓库,构建远程的、非现场的风险监测体系,将静态的、事后的传统控制手段转变为动态的、实时的、全面的监测体系,提高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施鑫雷 《中国外资》2013,(18):273-273
一、构建非现场风险监测体系的意义 由于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竞争的日益激烈,现代保险企业,特别是财产保险企业(以下简称“产险企业”)的内部控制,正面临日趋严峻的管控压力。传统的内部控制体系,一般以定时、定点、定量的事后抽样方式进行,这在现代的产险企业经营体系中,已经无法满足内部控制体系高效率运转的需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