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国农村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这一切成绩的取得同时也造成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针对日益突出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本文以当代新制度经济学为基础理论依据,深刻探讨了制度安排对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重点说明造成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制度缺陷,并进一步指出制度创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终途径。  相似文献   
2.
绿色消费和绿色营销已成为当今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主潮流,但农产品绿色营销在中国起步较晚,导致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本文分析了农产品国际市场绿色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从而逐步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无论温饱社会还是小康社会,农民种粮积极性始终是保证中国粮食安全的决定性因素。在现今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和种粮机会成本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激励显得尤为重要和势在必行。建立使农民能够从粮食生产中获得持续增加的、可预期收入的有效机制,是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必然政策选择。本文基于委托代理机制,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激励机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作为农产品贸易大省,尤其是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以来,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农产品物流产业也在稳步发展。本文以山东省农产品产业为背景,试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从理论上论述农产品流通走向产业化的必然性,探讨农产品产业组织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无论温饱社会还是小康社会,农民种粮积极性始终是保证中国粮食安全的决定性因素.在现今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和种粮机会成本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激励显得尤为重要和势在必行.建立使农民能够从粮食生产中获得持续增加的、可预期收入的有效机制,是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必然政策选择.本文基于委托代理机制,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激励机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