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6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6篇
贸易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1998年美国商务部公开采用“数字经济”来描述信息技术给美国经济以及世界经济带来的社会变革以来,“数字经济”的提法得到广泛认可。但是国内关于数字经济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考察国外学术界、官方和商业精英关于数字经济内涵论述的基础上,认为数字经济是由数字技术不断创新所推动的一场新经济革命,并进一步分析美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对中国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2.
李俊江  侯蕾 《经济纵横》2006,(11):37-41
经济快速增长会拉动就业水平,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呈正相关。但近年来,吉林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就业形势却日益严峻,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弱化。吉林省经济的高速增长没有带动就业的显著增加,这一现象可称为经济增长的低就业效应。  相似文献   
3.
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及对我国企业改革的借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公司治理的不同观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公司治理本质上是对公司经理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的制衡机制;着重分析了日本的公司治理结构特征。通过分析表明,在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的公司制企业中,法人治理结构中对经营者的监督机制不足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这种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不仅在日本公司中存在,也是当前我国企业改革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战后40多年来,伴随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跨国公司获得了迅速发展。与此相适应,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和经营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全球范围看,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由地区经营战略过渡到全球经营战略战后初期,跨国公司在国外的经营活动大都局限在局部地区。  相似文献   
5.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东亚[1]经济迅速恢复并持续快速增长,其中中小企业的发展是促进东亚各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中韩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俊江  范硕 《亚太经济》2008,(1):113-117
中韩实行农产品自由贸易既有利于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又符合中韩两国的长远利益,因此中韩两国有着实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必要性。但是,还有一系列的障碍摆在这个问题之前,它们主要来自韩国方面的担忧,如产业冲击、粮食安全、政治风险等。解决这些障碍需要中韩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8.
<正>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在和平与发展、竞争与合作的形势下,世界各国为了在未来的技术竞争中占据优势,都积极建立和发展高技术产业。吉林省要在今后的10年中实现经济起飞,就必须立足省情,建立和扶植高技术产业,开发高科技产品,主动参与国内外技术竞争。本文在考察国外建立和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基础上,就吉林省开发高技术产业的症结及对策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9.
东北地区招商引资状况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东北地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招商引资工作,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增幅明显,引资重点不断突出,各地区引进利用内外资均实现较快增长。尽管如此,东北地区招商引资的实践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综合体系,无法解决新形势下的根本问题,因此,应进一步提高东北地区招商引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后发国家对先发国家的经济赶超主要源于技术进步,其赶超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适时地将技术进步推进模式由技术追赶转换为技术前沿扩张。文章从美国、日本两国典型的后发经济增长历程谈起,认为后发国家在对先发国家技术差距收敛的过程中,即使能够无限趋近于前沿技术水平,但也无法通过技术追赶模式跨越后发经济赶超的"最后最小距离",技术前沿扩张才能够使后发国家实现真正的赶超。技术追赶和技术前沿是后发国家在经济赶超不同阶段中的两种技术进步推进模式,两者的转换和取舍都是为了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增长。研究技术进步的推进过程也是为了更好地探寻后发国家经济赶超的实现路径,因而文章采用Malmquist指数法,结合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动因,来构建基于技术前沿和技术追赶的经济赶超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