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农民素质提高的障碍因素分析——基于欠发达地区的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关键 ,而农民素质问题又是农民问题的根本 ,农民素质状况直接影响到农民的转移、影响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影响着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从分析农民素质提高的障碍因素入手 ,力求为提高农民素质寻找合适的道路 ,以更好地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为根本解决“三农”问题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失地农民:一个特殊群体及其利益保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目标,扣除人口增长因素,届时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左右。按照常态经济发展的城市化水平测算,202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大致接近60%。城市铺开的过程就是农民土地被征用的过程。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力度也越来越大,失地农民越来越多。而近年来,随着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城市化的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失地农民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失地农民因此由发达地区的局部社会问题扩展为全国性的社会问题。有专家保守估计,目前全国失地农民的数量可能超过2000万人,而且每年还在以250-300万的数字增加,失地农民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农村劳动力人口大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存在。要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稳定转移,必须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以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培养大批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实用人才,促使农村劳动力的数量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稳步发展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剑富  魏毅 《商业研究》2004,(23):176-178
生态农业可实现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农业为主县域的地理地貌决定了县域生态农业必将是地方经济发展中最具潜力的增长点。从政府和农民的缺憾行为研究出发 ,了解在县域生态农业建设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的领域和内容 ,以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江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剑富 《农业经济》2006,(12):62-64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生产的一个永恒话题。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众多,农业生产力直接影响到全省国民经济能否快速、健康、稳定地发展。近些年来,江西为加快经济的发展,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政府工作方向已由单纯的注重农业发展战略调整为强工兴农的发展战略。要实现单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新农民与农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这对农村的发展有了新的要求,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农民,要培育农民,必须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因此,要弄清新农村、新农民、农村教育的关系,同时为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